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道路工程
省道施工组织设计132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1-2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38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省道施工组织设计132p
总体项目情况:项目起点位于仙居县与磐安县交界的冲背,接40省道磐安段终点,起点设计桩号K9+834,路线往东沿40省道经谷坦电站、长岗头、大筻、林塘岸、北岙、白岭脚、官路、黄毛山、下王、白岩、西炉和新庄,终点接41省道,终点桩号K29+060,路线全长19.226公里。
本标段工程地点:本标段为该项目第4合同段,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步路乡境内,线路穿越白岩、西炉、荷岙和新庄4村。
2.2本标段施工范围及内容
本合同段为该项目第4合同段,里程桩号K25+200~K29+060,线路长度3.860km,主要包含工作内容为合同段范围内路基土石方、防护排水、桥涵、隧道等工程施工。主要结构物有西炉隧道、新庄隧道、新庄中桥及改线桥及排水涵洞。
2.3设计概况
本工程设计采用原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技术标准设计,其中新庄西~终点段(K27+900~K29+060)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12m;永安溪~新庄西段(K25+200~K27+900)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3m,分离式路基宽度11.25m。
2.4合同工期
计划工期:24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12月20日,计划交工日期:2014年12月20日。
2.5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设计采用原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60km/h,困难路段采用40km/h。
起点冲背~长岗头段(K9+834~K11+926.709)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10m;长岗头~白岭脚段(K11+926.709~K18+870)和新庄西~终点段(K27+900~K29+060)为二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10~12m;其中行车道宽2*3.5m,硬路肩宽2*0.75m,土路肩宽2*0.75m。
白岭脚~新庄西段(K18+870~K27+900)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6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3m,分离式路基宽度11.25m。其中行车道宽2*2*3.5m,硬路肩宽2*2.5m,土路肩宽2*0. 5m,中间带宽3m。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一级公路桥涵与路基、二级公路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二级公路小桥涵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
2.6自然条件
2.6.1、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仙居中部。路线起点以侵蚀、剥蚀低山丘陵、沟谷为主,中部至终点以冲洪积平原间夹侵蚀、剥蚀丘陵为主,自北向南梯级下降,海拔在350m以下,最低海拔50m左右。沿山间谷发育河流;河流局部弯曲较大,丘陵区两侧大部分可见基岩裸露,植被发育。全线地貌类型可分为侵蚀、剥蚀低山丘陵、沟谷及山前斜地、冲洪积平原。低山丘陵区地形坡度30°~50°,植被发育;沟谷及山前斜地地貌以河床、河漫滩为主,呈狭长型分布,两侧平缓处分布有农庄、村庄,冲洪积平原多分布农田、村庄,人为活动频繁。
2.6.2、工程地质
沿线表层沉积第四纪堆积物,厚度不一,主要地层为全新统冲洪积层、上更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崩坡积层、第四系残破积;本场地出露岩层主要有白垩纪下统小平田组。
断裂和褶皱:管段内断层以压性,压扭性为主,宽度较大,工程性状差。
本合同段填方正常路段位于沟谷及山前斜地区、冲洪积平原区及侵蚀丘陵区坡脚,沟谷及山前斜地区岩土体已含碎石(角砾)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角砾为主,表层少量种植土,坡脚局部松散土层较厚,下伏以强~中风化基岩;侵蚀、剥蚀丘陵区表层土体以含碎石(角砾)粉质黏土、含黏性土碎石、角砾为主,局部表层土体结构松散。沿线挖方路基地段主要为岩质路堑边坡。节理发育~较发育,少量呈块状,岩体切割较为强烈,局部岩体破碎,呈碎裂镶嵌结构。岩体多发育顺坡向节理,∠以20°~40°、60°~80°为主;局部节理微张;局部坡麓表层覆盖层受降雨入渗影响易发生滑塌。岩性以角砾凝灰岩为主,岩质坚硬。
桥位处经实地调查,主要位于冲洪积区,中风化角砾凝灰岩:紫红色,碎屑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见1-4cm气孔及石英脉,岩面可见5-20mm角砾,岩芯较完整,呈柱状,节长一般10-30cm,少量短柱状及块状,岩质坚硬,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桥台、桥墩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
隧道区覆盖总体较薄,基岩出露,仅在西炉隧道进口(ZK26+313~ZK26+523)有一处崩坡积体,自然坡度30~40度,成分主要以碎石土、碎石组成,较松散,厚度达6~35m,并且有2条构造断层分布,一条位于YK26+428.2附近,该断层总体走向约51°倾角约45°两侧为白垩系上统小平田组(K1x)的角砾凝灰岩,断层视宽8m,带内岩石风化蚀变强烈,岩芯呈土状,两侧岩石受构造影响较破碎,完整性差,方解石石英细脉填充较多;另一条位于YK26+747.5附近,该断层为区域断层,总体走向70°,倾角约86°,与拟建线路角度约50°,断层两侧为白垩系上统小平田组(K1x)的角砾凝灰岩,带内岩石较破碎,完整性差。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富水性较差,属中等透水,水量贫乏~中等。
2.6.3、气候条件
仙居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8.3℃左右,1月份最冷,平均温度3~5℃,最高气温出现在7~8月份,绝对最高温度可达43.2℃。全年无霜期约240天左右,相对湿度平均为82%, 7~10月份为台风雨季。本区常见的危害性气候是大风、大雾及低温寒流等。
2.6.4、水文状况
年降水量1200~1600mm,降水日数约140~150天,每年有两次雨季,3~6月份为梅雨季。项目沿线地表水系呈树枝状发育,主要属于灵江水系。流经本区的主要有永安溪及支流,河道呈蛇曲状,河水清澈,水质好,自西向东斜贯其中,全长141KM,发源自西部山区,属山溪性河流,河床比降大河流多卵石急滩,河谷较多,雨季时河水位猛涨,水流湍急,枯季时水流小厂区内河流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地表水质的PH值为6.7~6.8,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性为微腐蚀。
2.7、施工条件
2.7.1现场征拆情况
本项目的征地和拆迁工作都由业主和地方政府来进行,项目部做好配合工作。电力杆线、电缆等拆迁工作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目前只有白岩、荷岙两村已完成,西炉和新庄两村的征地和拆迁工作还没有进展,主要原因为业主和地方村民就征地及地上附作物赔偿等事宜没有达成一致。
2.7.2、进出场道路情况
本合同段位于仙居县步路乡境内,邻接41省道,线路先后穿越白岩、西炉、荷岙、新庄四个自然村,施工中主要以利用各村中的老路加新修便道两种方式作为原材料进场和施工时的便道。
2.7.3、电力、用水、通讯等情况
本项目所经地区电力设施比较完善,经过本项目高压线路有:10KV荷岙222线、35KV3951线。西炉隧道进口处2台630KVA变压器可就近从10KV荷岙222线引入,新庄隧道进口处400KVA变压器可就近从35KV3951线引入。
通讯设施安装较为方便,能够保证信息化办公,信息化施工。
根据施工调查及对管段内水源取样检测显示,管段内西炉村泉水、新庄村河水均对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微腐蚀性,合同段所在区域水源均能作为生产用水,均能满足生产用水需要;施工现场用水可采用沟渠水或打机井水供生产利用。砼拌合场及隧道用水均可从二十都坑溪流取水;为保证隧道施工期间供水,隧道设蓄水量80m3的高山水池一个。
项目驻地生活用水为自来水公司接入的自来水,拌合站生活用水考虑打井取用地下水。
线路主线跨越二十都坑溪流,设新庄中桥1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