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二环线(赵四~东江桥段)现状为水泥路面,机动车道路面破损严重,出现了大面积的板块破裂、沉降、唧泥、错台等病害,虽经多次维修,但效果不佳。非机动车道路面 状况较好,路面结构质量良好,无明显病害。机动车道水泥路面厚24cm,非机动车道水泥路面厚20cm。现状人行道采用水泥预制块铺设,部分路段人行道破损、残缺,树池周边地面拱起严重,人行道周边有建筑垃圾堆积。道路现状绿化较好,靠道路东侧设有30米的绿化带,但绿化侧石均为水泥预制块,且有破损,外观质量较差。
道路横断面采用四块板的结构形式,双向六车道,道路中央设3米的中央分隔带,两侧各设12米机动车道+2米非机动车道+2.5米或4.5米人行道。大部分交叉口未进行展宽和渠化设计,交叉口路段交通较混乱,信号灯路口进口道偏少,候车时间过长,成为制约交通的瓶颈。
排水工程方面,沿线雨水管道完善,但局部路面存在积水现象,需增设雨水口,完善排水系统。污水管道原设计未考虑,去年对东江桥至东二路段新铺设了污水管道,但东二环路至环城南路段仍未布设污水管道,需在本工程中进行建设完善。
道路沿线在机非分隔带处设有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但公交站台现状为绿化,未进行硬化处理,且未设置候车亭。
四、路线设计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均按现状进行拟合,平面设置三处平曲线,平面指标满足60Km/h的要求。设计范围内有10处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形式。相交道路大部分已建成,少部分为规划道路。
平面设计中,考虑尽量利用老路,减少行道树的移植,少拆迁工程线杆。对港湾式停靠站进行增设或完善,主要交叉口均采用了信号灯控制,并对进口道进行展宽。东二环路与暨东路(绍大线)、环城南路交叉口采用设置倒流到,右转车道不受信号灯控制的渠化方式。
本道路不设置超高
2、纵断面设计
本项目为老路改造工程,纵断面的设计主要考虑现状路面标高、路面结构的改造方案、周边建筑物的标高情况及与相邻道路路面的衔接等因素。本道路机动车道路面的改造方案为在现状水泥路面碎石化的基础上加铺38cm的路面结构层,东江桥头路段现状为沥青路面,路面标高按老路保持不变。考虑上述条件,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拉坡,满足设计车速60Km/h的要求。非机动车道有三种路面改造方案,方案一为挖除现状水泥砼路面,新建沥青路面结构,此方案路面标高采用设计标高(考虑横坡因素);方案二为在现状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基层和沥青面层,此方案路面标高比设计标高(考虑横坡因素)降低10cm;方案三为在现状水泥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面层,此方案路面标高比设计标高(考虑横坡因素)降低28cm。
设计标高位置为中央分隔带边缘(距路中线1.5m)路面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