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p(排水)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11-18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7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p(排水)
一、破除道路砼路面
本工程涉及到原有砼道路路面破除,破除用机械,边破除边外运,为排水工程挖土创造条件。

二、施工测量
工程技术人员在开工前要全面熟悉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复拟图表中各个数据的正确性,了解设计意图,然后按照图纸资料,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测量前要求设计单位到施工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沿线等线点、路基转角桩、管道、桥梁和涵洞位置及控制桩,水准基点桩以及一些其它重要桩橛,都要交待清楚,然后根据这些桩橛,全面复核无误后,可照图纸放样施工。如复核与设计误差较大者,用书面形式报告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放样施工。

三、地下排水管道施工
1、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施工放线→沟槽开挖→污水管道基础→污水管道安装→污水构筑物→闭水试验→雨水管道基础→雨水管道安装→雨水构筑物→闭水试验→回填。
2、管道沟槽开挖
本工程地下管道埋设深度,在管沟的开挖时,对不同深度管沟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1)开挖方法
开挖方法采用机械开挖及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开挖时,先清理表土层,管底预留200mm,确保基础处于原土状态,管沟基底开挖宽度两侧均应考虑预留500mm宽工作面和300mm宽排水位置。并在沟槽边增设安全网进行防护,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对于管道的保护(如有),采取人工开挖,边挖边观测,加强保护,避免发生输水管挖断的现象。
(2)放坡及支撑
开挖方法根据开挖深度不同,适当放坡度,因开挖深度未超过规范标准时,不必设置垂直支撑。
(3)开挖顺序
因开挖面较大,故上层分两侧开挖,根据预算土方尽量平衡,必须做好调配方案。土弃运至甲方指定的地方,其余开挖段则运到已开挖段回填。下层由挖土机直接位于下层面上开挖,边挖边支撑,并用人工进行基坑清理,后面随着浇筑垫层和基础,待基础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管道和封闭接头,接头达到强度、污水管闭水试验合格后即进行回填和夯实。当回填至雨水管基标高时,按上述顺序进行雨水管施工,填压至路基面标高,即可进行另一侧的管沟开挖,尽量使各工序做到平行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4)降水
在开挖管沟时,可见地下水,为确保无水施工,必须采取降水措施,具体方案采取明排。每间隔一定距离设一个集水坑,采用Ф100的潜水泵进行抽水。
本段地势低洼,易积水,在施工时应考虑排除雨水的沟渠。
3、沟底、垫层、管基施工
管基施工前应放出管道控制中心线。,方可敷设安装管道。
4、管道敷设安装与接口施工
管基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管道敷设安装,管道必须按时、按需及时运至施工现场,满足管道敷设安装进度需要。钢筋混凝土圆管,统一采用标准《GB11836-8977》,均在专业生产厂家购买,并据有合格证,检查无缺陷损坏,管口为平口并需业主、监理工程师认可。
园管安装采用汽车吊起吊下沟,下沟前应先将基础和管外壁与抹带相接处砼表面凿毛、刷净,下沟由人工校正就位。管道正确就位后,对接口进行清洗,接口采用刚性接口现浇C15细石混凝土,加钢丝网片,模板起撑扶带,压浆成形,并进行养护。
雨水方沟基础底板采用现场浇筑方案施工,侧墙砌硅块,顶盖用C20钢筋砼槽板。有关具体加强措施的说明如下:
(1)污水管道采用经修改的《院标98-Ⅰ-5》180°带基及360°接口图施工。接口部位钢丝网C15砼包裹部分,既可采取先完成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并待其形成规范要求的强度后,再按二次砼施工工艺浇注C15砼包裹;又可采用一次铺筑钢丝网C15砼的方法,但必须确保钢丝网与管道外壁间保持不小于10cm的砼保护层。
(2)雨水管道采用《院标98-Ⅰ-6》360°枕基(加钢丝网)图施工。钢丝网C15砼包裹层作法同上。
(3)当管道横穿车行道时,无论是污水、雨水、干管、支管(或各类预埋管)还是Ⅰ级(轻型)Ⅱ级(中型)Ⅲ级(重型)管,均采用360°带基《院标98-Ⅰ-3图》施工。接口部位钢丝网C15砼包裹层作法同上。
5、闭水试验
污水、雨水管道各自独立进行闭水试验,以两检查井为一试验段,用预制块封闭管口,或采用砌砖封闭管口及雨水口,闭水24小时,检查渗漏情况,如不合格,应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装改后,再次实验,直到合格。
对闭水检验管道工程抗渗能力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污水管道
所有井段必须段段闭水(亦可几个井段连通一次闭水),并含井在内同时闭水。其允许渗漏量按水头的标准检查验收。
(2)雨水管道
考虑到当时的实际状况,雨、污合流管道一时难以绝迹,对雨水主管按“三抽一”的办法实施闭检验,即:每三个井段中任意抽出一段作闭水试验,其允许渗漏量按水头的要求检查验收。
6、检查井、连接井等构筑物
按设计开挖检查井、基坑,经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施工。施工强度达到设计的强度后才安放管道,砌筑接口,然后安设检查设备,接高检查井,检查井等构筑物应配合管路工程施工,先接高检查井,雨水口内、外抹灰,安检查梯,然后对检查井雨水口周围采用人工填土夯实。路基完后,施工检查井口,加固砼圈,安装井座、防盗井盖。检查口及雨水顶端,要精确施工,纵横顺接,保证与道要求配套。
当井内有支管接入且管顶与顶间的落差应设竖槽式跌水井(排流B6-Ⅱ-Ⅰ)。当管顶覆土采用现浇双层检查井室。
构筑物砌体砂浆应满足设计强度,铺砌饱满。梯步均采钢筋混凝土预制梯步。检查井一律按有水处理,内、外抹灰至井顶。井盖座统一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构件,井盖设“污、雨”标志,施工时不得铺盖,回填土时先将盖板座浆盖好,在井墙和井墙周围回填土时分层夯实,密实度不低于S147标准实施。
雨水口本工程统一采用砖砌雨水进水井内、外抹灰至井顶,雨水的进水管采用较小直径钢筋混凝土圆管;快车道统一采用钢纤维混凝土Ⅳ型雨水双蓖。雨水井蓖,座荷载等级与道路设计快车道,辅道荷载等级一致,雨水口位置要安装正确,进水蓖面必须低于周围路面顺接,严格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实施。
雨水出水口的水直接排入河道或涵洞,河岸为直堡坎时采用《排采87-Ⅳ-1》型式,其它河岸型式采用圆标图集S232-30-19-22型式。
7、管沟回填
管沟回填前应将管基、地下设施及管道敷设安装施工完毕,经闭水试验合格,并应作好隐蔽工程记录。回填前,应清除管沟内的垃圾、积水以及各种杂物。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土应水平分层铺填,分层压实,并应分层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经检查其压实系数和压实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回填管沟时从管道两侧至管项以上均应先用人工从管道两侧对称同时回填夯实,不得用机械碾压,务必防止管道中线移位,及管道的基础接口受损。待填土不致损坏管道及接口管基的情况下,方能采用静力式压路机,不得采用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沟槽回填土密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详见排水工程说明沟槽回填条文及有关规范。

四、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所以在施工时应做延迟时间对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并使此时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砾石,7D抗压强度必须达到4.0MPa,分两层施工。混合料在料场由拌和机拌和,采用摊铺机摊铺。
(一)、材料要求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均可,终凝时间应在6小时以上,宜采用32.5级袋装水泥。快硬、早强水泥以及受潮结块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2、碎石: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一律采用规格料配制,不得使用0~31.5的混合料。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30%。
集料符合规范要求,软弱颗粒和针片状含量不超标,不含山皮土等杂质,各种材料堆放整齐,界限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