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工程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30km/h。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年限15年。道路工程路线起点(K0+000)位于经四路南段Ⅰ标段,由南向北,路经纬四道,终点位于疏港大道,道路全长868.50米,规划路宽24米,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
纵断面设计结合尽量减小工程量的原则,道路起点高程为3.135米,终点高程为3.1米,道路最小纵坡为0.3%。
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2.5米人行道+19.0米车道+2.5米人行道=24米。人行道横坡为1.5%,行车道横坡为1.5%,路拱采用改进的二次抛物线性。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标高。
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层为:4厘米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20厘米水泥(6%)稳定级配碎石+20厘米水泥(4%)稳定级配碎石。
路基采用塘渣填筑,最小填筑厚度为150cm,不足150cm进行换填处理,再实施强夯法进行软弱地基处理,2#桥桥头及挡墙基础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
人行道路面结构:6厘米同质砖+3厘米干混地面砂浆DS20+15厘米C15混凝土+6厘米级配碎石。
三、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管道在道路东侧,经汇水排入横二河及横一河,起始桩号:K0+020-K0+768.4,管径为DN800-DN1200,位于道路中心线以东5.5米。
污水管道在道路西侧,经汇水接入1#污水泵站起始桩号:K0+1.4-K0+720.4,管径为DN400-DN1000,位于道路中心线以西5.5米。WS9-WS16共设沉井8个,其中2.0m*2.0m方形接受井3个,3.8m*4.8m方形工作井2个,直径D=5.8m圆形工作井2个,直径D=3.0m圆形接收井1个。管道均采用预应力钢筋砼管施工,管径为φ1000,F型橡胶圈接口。顶管工作井的最大允许顶力1500KN。排水工程采用水准点及坐标系统与道路工程一致。位于道路上的窨井,其井顶标高应于周围道路路面标高相平,支管预留窨井的井盖标高应与窨井所处的地块的地面标高做平,绿化带井顶标高应高出绿化带0.30米。本工程雨、污水管道所采用的管材均满足现行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标准,并具有质量检查部门的质量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等。雨水管道:DN﹥1000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管Ⅱ级管,承插式胶圈接口;DN≤1000时同污水管。污水管道: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小于8KN/M2,橡胶承插接口。当埋深>3.5米时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不小于12KN/M2,橡胶圈接口。顶管采用C40钢筋混凝土管,钢承口橡胶圈接口,钢构件刷二道热沥青防腐。雨水连接管连接一个单蓖雨水口管径为DN200,其余管径为DN300。管材为钢筋混凝土Ⅱ级管,橡胶圈承插接口,坡度1%。HDPE管按照国家现行标准04S520执行。钢筋混凝土管材需满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