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挖交界路段处、半填半挖交界处的施工
1、横向半填半挖方路基段的施工
①.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②.要认真清理半填段面的原地面,根据图纸要求的规定将半填断面原地面挖成台阶,再分层填筑。
③.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④.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⑤.当地面横坡≥1:2的横向半填半挖路段的填挖交界处,采用土工格栅,土工格栅设置部位、层数和材料规格、质量要求应符合图纸要求。
2、纵向半填半挖路基段施工
①.纵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图纸要求分层填筑,以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向裂缝。
②.纵向填、挖交界处施工首先要认真清理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依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而定,原地面清理应符合图纸要求。
③.纵向填、挖交界处的开挖,必须待填方处原地面处理好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严禁用于填筑。
④.纵向填、挖交界处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纵向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⑤.纵向填、挖交界处常伴随着半填半挖横断面,在施工时应按图纸要求妥善安排,做到纵、横交界填筑均衡,碾压密实无拼痕。
3、纵横向填、挖交界处土工格栅及台阶施工
当地表坡度陡于1: 5的填挖交界处,将地表开挖台阶,台阶宽度2m,台阶反向坡度4%,当地表坡度陡于1:2.5时,先将地表开挖台阶,台阶宽度2m,台阶反向坡度4%,然后在路基顶面以下20cm、80cm处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加固,以减小填挖间路基不均匀沉降。土工格栅长(宽)6m,伸入挖方侧2m,伸入填方侧4m。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无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石质路基的纵横向填挖结合不,当地表坡度陡于1: 5时,将石质地表开挖台阶,台阶宽度2m,台阶反向坡度4%;填方侧应设置纵、横向过渡段,使其填挖基底强度逐渐均衡,纵向填挖结合部过渡段长度15m,横向填挖结合部过渡段作填石路基至填方坡脚。
二、桥台及涵背路基的填筑
1、台背填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台背填料粒径不超过图纸和规范规定,并具有一定级配,填筑材料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2、确保台背填筑压实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在施工中配备足够的大型碾压机具和用于角落的小型压实设备。
3、在填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筑速率,防止路堤失稳。
4、为确保填筑质量和预压期,桥台基桩施工尽可能避免二次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工地实际,提出具体的施工设计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5、若必须进行两次开挖,则应做好两次开挖和回填工作。
6、桥头锥坡应在引道地基沉降基本稳定或预压结束后进行,以避免由于沉降而使锥坡裂缝变形。
7、路基与涵洞过度段的填筑,采用薄层填筑的方法施工,采用小型机具或人工辅助夯实。
8、台后应填筑透水性砾料,台后填筑时应注意充分夯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cm,密实度应达到98%以上。透水性砾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度,范围如下:桥梁台后填筑范围从台后2m的地基顶面向后,向上不陡于1:1的坡度延伸至打扮末端外2m。涵洞两侧填筑范围是从垂直涵身向后1米的地面,向后向上1:1至涵顶平面。
第二节 桥梁工程
一、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
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钢筋、张拉材料及砼配合比确定→张拉预应力筋→加工及绑扎普通钢筋→安装模板→浇注砼并养护→拆模放松预应力筋→出槽存放
1、施工准备
(1)清理场地,施工测量放样,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充分考虑台座重量、梁体重量、施工人员、机具重量、施工荷载等因素,对台座进行设计、进行荷载验算,并对台座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