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部结构裂缝:
在T梁预制及桥面铺装、防撞护栏施工过程中,各别部位有裂缝现象。主要体现在T梁梁胁、梁顶面;铺装砼表面;防撞护栏侧面等处。经过项目部现场观察并召开专题分析会研究,总结出如下原因:
1)材料原因:
<1>骨料含泥量大,随着混凝土干燥、收缩,出现不规则的裂缝。
2)施工原因:
<1>砼搅拌时间过长,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整个结构产生细裂缝;
<2>模板移动鼓出将使砼浇筑后不久产生与模板移动方向平行的裂缝;
<3>脱模过早,导致砼浇筑后不久产生裂缝;
<4>养生问题,塑性收缩状态将在砼表面发生方向不定的收缩裂缝;
<5>在砼变截面处及钢筋保护层较小部位,由于振捣或析水过多造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
针对分析出的以上原因,项目部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制定整治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货质量。粗细骨料进场后按检验批次进行材质取样,试验。如果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严禁使用。
控制搅拌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1.5分钟范围内。应用砼运输车运输时不宜停留时间过长。要尽快浇筑。
加强模板安装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模板移动、鼓出等问题。
避免过早脱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一般在浇筑完砼后24-48小时进行拆模。并结合温度进行适当调整。
制定措施后,项目部对各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并对现场一线操作工人进行了培训。使每个施工人员都心中有数,明白什么地方应该进行注意、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施工,证明采用以上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T梁顶面平整度差
本标段共预制T梁1289片。共有七个预制场。T梁预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标段的整体质量好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梁顶平整度比较差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1>T梁预拱度的偏差:
由于砼梁的施工环境不可能和理论计算环境一致,不可避免的存在混凝土强度的差异、砼弹性模量不稳定导致梁的起拱值不稳定、施加预应力时间差异、架梁时间不一致,导致预拱度计算各种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造成预拱度的偏差。另一方面理论计算公式本身是建立在一些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本身存在细微偏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是用标准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弹性模量作为施工张拉条件。当标准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的张拉强度时,由于梁析养护条件不同,其弹性模量可能尚未达到设计值,导致梁的起拱值大。
第二是当计算所采用的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值小于实际钢绞线的弹性模量时,计算的伸长值偏大,造成超张拉,导致梁的起拱值大。
第三是施工过程中,波纹管定位不准,造成最大正弯矩发生变化较大导致梁的起拱值过大或过小。
<2>T梁预制时横向坡度控制不良
在梁板预制支设模板时,左右高低边模板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控制好高度,导致横向坡度和设计不符。当T梁架设后,桥面不能形成一个横坡。桥面就形成不平整的后果。
<3>支座垫石标高控制不良也会造成梁顶面横向坡度不顺。
针对以上出现的几个问题,项目部分析研究了其形成的原因和制定了如下措施:
<1>T梁预拱度的偏差的控制:
第一是提支架和模板的施工质量,确保模板的标高无偏差;
第二是加强施工控制,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第三是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控制张拉的试块与梁同体条件养护;
第四是要严格控制预应力钢绞线位置正确,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控制张拉时的应力值,按要求持荷。
<2>T梁预制时横向坡度控制
首先,对模板安装工作进行交底。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设计横坡控制左右梁模板的高度,使梁顶面形成设计横坡。在模板支设时,要将模板固定牢固,防止模板滑动。
其次,加强检查力度,在开盘打灰前,项目部质检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T梁横坡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打灰。
<3>T梁架设前,必须每个支座垫石都要进行复测。不合格的必须进行返工处理,不得进行T梁架设。
3、支座安装质量缺陷
本标段T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施工方法。支座为橡胶支座。支座安装主要存在如下几种缺陷:
梁端支座处调坡钢板埋设坡度不准确,使支座处梁底不平整,与支座间有空隙。
聚四氟乙烯滑板式支座安装时,有的未配置相应的不锈钢板;有的不锈钢板未安装在四氟乙烯材料滑动面上,而是安装在四氟板支座的底面;有的预埋在梁底的不锈钢板上的水泥砂浆等杂物未清除;导致四氟乙烯滑板式支座失效。
帽垫石施工控制不到位,导致梁(板)安装就位后支座没有均衡受力,有的支点甚至脱空。
垫石坐标误差过大。由于测量或施工人员工作疏忽,使垫石坐标严重偏离,导致梁(板)受力支点偏离原设计位置,改变了梁(板)受力状态;有的垫石高程控制不严,精度不够,导致梁(板)就位后,各梁顶面高程高低不一,与原设计偏差较大,影响后续桥面铺装施工。
针对以上四个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制定如下措施整治:
T梁预制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预埋调坡钢板。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支座安装;按要求在支座上涂润滑油脂。
加强梁(板)预制质量和垫石顶面高程控制精度,个别脱空支点宜用厚度适宜的不锈钢板支垫(安装前应预备厚度不一的不锈钢板备用),确保四支点均衡受力。
严格垫石施工质量控制,加强梁(板)安装前的垫石质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