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址区总体属低中山构造剥蚀地貌,沟谷斜坡地形,隧道通过的斜坡最高点地面高程为1124.64m,隧道进口段地面高程1145.36m,出口段地面高程1133.93m,相对高差90.71m。隧道近似切向穿过山脊南侧斜坡,斜坡总体坡度15°~40°,隧址区发育两条冲沟,第一条位于隧道进口斜坡下约30m处;第二条为大河沟,位于隧道斜坡的坡脚处,距离五道河公路约200m。隧道进口处位于五道河公路以下斜坡上,斜坡坡度25°~30°,轴线与地形线斜交,出露的地层为强风化花岗岩,洞顶与五道河公路高差约15m。隧道出口位于五道河公路以下约45m斜坡处,斜坡坡度15°~20°,轴线与地形线基本垂直,表层覆盖残坡积含低液限粘土,局部为公路开挖弃土,下伏岩层为三叠系砂岩,洞顶与五道河公路高差约2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