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设计桥名为高坪坝公路大桥,桥位中心桩号为RK36+609.355。桥面净宽为净0.5+11.5+0.5m,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人群荷载为3.0kN/m2。设计是根据交通部现今最新规范的规定,对高坪坝公路大桥进行方案比选和设计的。
文中主要阐述了该桥的设计和计算过程。文中首先对方案比选,确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跨径布置为6×25m,主梁为等截面T形梁,梁高为1.7m。并针对所选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进行了详尽的截面设计、主梁作用效应计算、预应力钢束布置及预应力损失计算,并进行了主梁截面承载力与预应力验算、主梁变形验算、行车道板的计算以及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等。
目 录
1、小溪河大桥设计方案比选 4
1.1概述 4
1.2 桥下方案的提出及结构介绍 4
1.2.1预应力混泥土T形简支梁桥 4
1.2.2预应力混泥土连续刚构桥 5
1.2.3斜拉桥 6
1.3方案比选 7
2、设计基本资料及构造布置 9
2.1 设计资料 9
2.1.1 跨度和桥面宽度 9
2.1.2 技术标准 9
2.2 主要材料 9
2.3 相关设计参数 9
2.4结构设计 10
2.5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10
3、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13
3.1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13
3.1.1主梁自重 13
3.1.2二期恒载 14
3.2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15
3.2.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15
3.2.2计算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6
3.2.3车道荷载的取值 23
3.2.4计算可变作用效应 23
3.3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26
4、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其布置 27
4.1预应力钢束数量的估算 28
4.2预应力纲筋的布置 28
4.2.1跨中截面及锚固端截面预应力钢束的布置 29
4.2.3其他截面钢束位置及倾角计算 30
5、计算主梁截面几何特性 34
5.1截面面积及惯性矩计算 34
5.2截面静矩计算 37
5.3 截面几何特性汇总表 41
6、钢束预应力损失计算 43
6.1预应力钢束与管道壁间的摩擦损失 43
6.2锚具变形、钢束回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4
6.3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5
6.4由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6
6.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46
6.6成桥后截面由张拉钢束产生的预加力作用效应计算 48
6.7预应力损失汇总及预加力计算 49
7、主梁截面承载力与应力验算 52
7.1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载能力验算 52
7.1.1正截面承载力验算 52
7.2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55
7.2.1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55
7.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性验算 59
7.2.1正截面抗裂性验算 59
7.2.2斜截面抗裂性验算 61
7.3持久状况构件应力计算 67
7.3.1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验算 67
7.3.2预应力钢拉应力验算 68
7.3.3斜截面混凝土主应力验算 70
7.4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 75
7.4.1预加应力阶段的应力验算 75
7.4.2吊装应力验算 77
8、主梁变形验算 79
8.1计算由预加力引起的跨中反拱度 79
8.2计算由荷载引起的跨中挠度 82
8.3结构刚度验算 83
8.4预拱度的设置 84
9、横隔梁的计算 84
9.1 横隔梁上的可变作用计算(G-M) 86
9.2横梁截面配筋与验算 88
9.3 横梁剪力效应计算及配筋设计 91
10、行车道板的计算 91
10.1悬臂板(边缘)荷载效应计算 91
10.1.1 永久作用 92
10.1.2可变作用 93
10.1.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用基本组合 93
10.2连续板荷载效应组合 93
10.2.1永久作用 94
10.2.2可变作用 96
10.2.3承载力极限状态作用基本组合 97
10.3行车道板截面设计配筋与承载力验算 100
11、主梁端部的局部承压验算 100
11.1局部承压区的截面尺寸验算 101
11.2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 103
12、支座计算 104
12.1确定支座平面尺寸 105
12.2确定支座的厚度 105
12.3验算支座偏转情况 107
12.4支座的抗滑稳定性 107
13、下部结构计算 107
13.1设计标准及上部构造 107
13.2地质条件 107
13.3材料 107
13.4桥墩尺寸 108
14、桥墩墩柱设计计算 108
14.1作用效用计算 108
14.1.1恒载计算 108
14.1.2 汽车荷载计算 109
14.1.3双柱反力横向分布计算 109
14.1.4荷载组合 109
14.2截面配筋计算及应力验算 109
14.2.1作用于墩柱顶的外力 110
14.2.2 作用于墩柱底的外力 110
14.2.3 截面配筋计算及验算 110
施工组织设计 114
致谢 118
参考文献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