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为我国皖南山区的X公路设计,X地区隶属安徽省X,此地区地形属于山岭重丘。路段全长2802m,拟为山岭重丘区的二级公路,共设有3个平曲线,在所有圆曲线处均设缓和曲线。第一个弯道设有缓和曲线,缓和曲线长度60米,圆曲线半径500米。第二个弯道也设有缓和曲线,长度为80米,圆曲线半径450米。第三个弯道半径为150米,设缓和曲线,长度为50米。根据规范,第一和第二个圆曲线只设超高,第三个曲线设有超高和加宽。整个路段共设有一个竖曲线,坡度分别为0.77%和3.34%,半径设为5000米。路拱采用双向坡面,坡度值采用2%。路段路面设定两种方案,分别为沥青路面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一章 总说明书 1
1.1地理位置图 1
1.2 说明书 1
1.2.1设计任务、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工程概况 1
1.2.2 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1
1.3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情况 1
第二章 路线设计 3
2.1公路等级的确定 3
2.2技术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总体运用情况 3
2.3路线方案 4
2.3.1路线拟定的基本原则 4
2.3.2路线走向 4
2.3.3设计范围 4
第三章 路线平面设计 5
3.1 导线要素计算及导线绘制 5
3.1.1 交点间距计算 5
3.1.2导线方位角计算 5
3.1.3导线间偏角计算 6
3.1.4曲线要素计算 6
第四章 路线纵断面设计 11
4.1纵断面设计 11
4.1.1纵坡设计原则[3] [4] [5] [6] [7] 11
4.1.2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3] [4] [5] [6] [7] 11
4.1.3最小填土高度 11
4.1.4 竖曲线半径选择说明 11
4.2竖曲线计算 11
4.2.1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12
4.2.2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 12
4.2.3求竖曲线起点和终点桩号 13
第五章 路线横断面设计 14
5.1等级与标准 14
5.1.1计算横断面要素 14
5.1.2确定设计年限和设计交通量 14
5.1.3确定设计小时交通量和可能通行能力 16
5.1.4平曲线的加宽及其过度 17
5.2超高与加宽 19
5.2.1加宽过度 19
5.2.2曲线的超高 19
5.3路拱设计 20
5.3.1 路拱坡度 20
5.3.2 路拱设计 21
第六章 路基设计 22
6.1 路基横断面 22
6.2 路基高度 22
6.3 路基边坡 22
6.4 排水沟和边沟 23
第七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26
7.1 确定设计参数 26
7.2交通分析计算轴载作用次数 26
7.3初拟路面结构 27
7.3.1路面材料参数确定 27
7.3.2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27
7.4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应力 28
7.4.1标准轴载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计算为 28
7.4.2疲劳应力系数kt计算 28
7.5水泥板接缝设计 29
7.5.1纵向接缝 29
7.5.2横向接缝 29
第八章 沥青路面设计 30
8.1沥青路面计算 30
8.2轴载分析 30
8.2.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30
8.2.2累计当量轴次 31
8.3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32
8.4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33
8.5 设计指标的确定 33
8.6 设计资料总结 34
8.7确定石灰土层厚度 34
第九章 道路平面交叉口 38
9.1 交叉口平面设计 38
9.1.1渐变段长度 38
9.1.2减速所需长度和加速所需长度 38
9.2 交叉口立面设计 38
9.2.1 路段上设计等高线的绘制 38
9.2.2交叉口上设计等高线的绘制 38
第十章 土石方数量计算 41
10.1相关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41
10.2概预算计算 41
10.2.1水泥混泥土路面 41
10.2.2沥青混泥土路面 41
参 考 文 献 42
结束语 43
感谢词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