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毕业设计
(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2-05-0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89 M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设计
本设计主要是关于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上部结构的设计。设计跨度 (35+50+35)m。与同等跨径的简支梁桥相比,连续梁桥的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得以减小。由于多跨连续梁桥的受力特点,靠近中间支点附近承受较大的负弯矩,而跨中则承受正弯矩,梁高采用变高度梁,按二次曲线变化。这样不仅使梁体自重得以减轻,还增加了桥梁的美观效果。
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C40混凝土防水桥面。桥面组成为:8.5m(车道宽)×2+3.25m(两侧人行道宽)×2+2m(中央分隔带)=25.5m;桥轴线为直线,线路纵坡0%,桥面横坡为2%的人字排水坡;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3.0kN/m2。
本设计采用国内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桥梁博士3.2.0计算,全桥共分118个单元,119个截面,两个施工阶段。因为连续梁的内力与其施工方法密切相关,本设计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操作比较简单,相比其他方法从经济效益上讲也比其他方法更有优势,而且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
计算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字运算,采用手算比较繁琐,并且准确性得不到保证,因此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中使用了桥梁博士3.2.0来计算内力,并且初步估算配筋量和进行初步验算。但为了提高设计可靠性,最终还会通过以Excel电子表格计算、AutoCAD辅助软件进行手算,使自己的设计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①孔跨布置 :(35+5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荷载、人群荷载 3kN/m2、二期恒载65kN/m;
③桥面宽度:车道宽2×8.5m+两侧人行道宽2×3.25m+中央分隔带2m=25.5m;
④桥面纵坡: 0% 桥面横坡:2%的人字排水坡;
⑤支座强迫位移:基础不均匀沉降按边支座沉降1cm,中间支座沉降1.5cm计;
⑥温差变化:顶板日照温差按新规范温度竖向温度梯度曲线考虑,体系温度按+25℃,-15℃考虑;
⑦桥轴平面线型:直线;
⑧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g,设防烈度为8度;
⑨施工方法:考虑经济效益及便于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法;
⑩设计速度:8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