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划线机器人

 

近日,中建八局二公司公司自主研发的自动划线机器人在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安置房项目02地块完成试点应用,助力实现自动化、高精度划线作业。

研发背景

传统二次结构划线依赖手工测量和弹墨线,速度慢、劳动强度大,且需多人配合,无法连续作业;在划线精度上,使用卷尺、墨斗等工具易受操作手法和视线影响,放线误差大,累计误差难以控制;对于复杂结构,如异形墙体或管线密集区域,人工需分段近似放线,产生拼接误差。

针对以上难点,公司自主研发面向二次结构场景的自动划线机器人,融合CAD图纸自动导入、全站仪精确定位、划线路径自动导航、历史数据持久保存等功能,实现二次结构划线图纸设计→自动施工→数据追溯的全流程管理

核心优势

  • CAD图纸转导航地图

通过CAD数据提取、坐标系转换、极坐标对齐等技术,将图纸转化为机器人导航可识别的代价地图(costmap),实现设计图纸到导航地图的转换,精准匹配施工现场,有效解决传统放线中基准传递误差累积的难题。

  • 广阔空间高精度定位

 

为满足测量放线的高精度需求,机器人在划线过程中,采用全站仪与IMU惯性导航融合定位系统,指导机器人精确跟随指定的路径,实现±1毫米级超高精度定位

  • 复杂环境适配度高

自动划线机器人复杂环境适配度高,具备IP54防护机身,能在-20℃至80℃的极端温度及PM2.5>300的高粉尘环境中稳定运行。其电源系统支持长达8小时的续航,同时降噪设计将工作音量控制在55分贝以下,满足夜间施工的环保要求。

应用效果

自动划线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划线质量与作业效率。

  • 高精度定位规避误差

其采用的高精度定位技术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和人为失误。

  • 智能路径规划适应复杂工况

集成的智能路径规划系统能适应各种异形结构工况,支持不间断连续作业。

  • 施工效率倍增

施工效率提升达2倍以上,工期大幅缩短。

应用前景

通过标准化作业,自动划线机器人有力推动了建筑施工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特别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对精度要求极高的工程项目,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