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中,以下情形通常可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

支护结构体系失效或濒临失效
  1. 支护结构(围护墙、支撑、锚杆等)出现严重变形、断裂、失稳或倾覆迹象,如支撑明显弯曲或扭曲、锚杆预应力显著损失或断裂、地下连续墙出现大范围裂缝或错位、桩身倾斜度严重超标。

  2. 支护结构位移监测值连续、快速超过设计预警值或控制值,且无有效控制措施。

  3. 基坑底部出现明显隆起、涌土、流砂或管涌现象,且持续发展。

降排水系统失效或水土流失失控
  1. 降水系统(井点、管井等)故障或能力不足,导致坑内地下水位无法有效降至开挖面以下,或坑外水位下降过快过猛。

  2. 出现严重突涌(承压水冲破隔水层进入基坑)、流砂或管涌,且无法有效控制。

  3. 坑壁或坑底出现大量渗漏、冒水、流土,导致土体大量流失,严重影响边坡或支护结构稳定性。

基坑边坡失稳
  1. 放坡开挖的基坑边坡出现大面积滑移、坍塌迹象。

  2. 边坡坡顶出现平行于基坑边缘的贯通裂缝并持续发展,或出现明显下沉、位移。

坑边荷载严重超限或不当
  1. 基坑边缘违规大量、集中堆载(土方、材料、设备、建筑垃圾等),严重超过设计允许的地面超载值。

  2. 大型施工机械(如挖机、吊车、混凝土泵车等)在无加固措施或超出设计允许范围的情况下,违规靠近坑边作业或停放。

  3. 重型车辆(如渣土车、混凝土罐车)在无专门加固道路的情况下,频繁紧贴坑边行驶。

开挖施工严重违规
  1. 未按设计要求的顺序、深度、坡度进行开挖(如严重超挖、掏挖、挖“神仙土”)。

  2. 未及时安装设计要求的支撑或锚杆,导致支护结构长时间悬臂或暴露。

  3. 支撑或锚杆未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或预应力严重不足。

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1. 周边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燃气、供水、污水、电力、通信等)、道路出现急剧的、持续的、超出报警值的沉降、倾斜、开裂或位移,且原因指向基坑施工。

  2. 邻近基坑的河道、湖泊、堤坝等水体出现异常渗漏、管涌或岸坡失稳迹象。

监测与预警失效
  1. 未按规范要求实施基坑及周边环境监测,或监测数据造假。

  2. 监测数据已明确显示重大风险(如位移、水位、支撑轴力等关键指标持续、快速恶化并远超预警值),但未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甚至继续冒险施工。

恶劣天气或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失控风险

遭遇持续强降雨、洪水、地震等极端天气或地质灾害时,基坑缺乏有效的应急排水、加固和避险措施,存在极高失稳风险。

应急准备严重缺失
  1. 无切实可行的基坑坍塌、涌水、流砂等专项应急预案。

  2. 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或未进行演练。

  3. 现场缺乏必要的应急抢险物资和设备(如足够的沙袋、堵漏材料、备用电源、大功率水泵、注浆设备等),或设备无法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