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工程 » 结构毕业设计
某4层商务写字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3-2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882 KB
  • 资料分类:结构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某4层商务写字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2.3建筑物功能与特点:
本工程为XX商务写字楼,为公司、企业、团体办公提供方便的办公场所。设计内容为四层商务写字楼,总建筑面积为4499.28m2
2.3.1平面设计
建筑朝向为南北向,长为66.6m,宽为17.1m,平面布置满足长宽比小于5,采用纵向7.2m、9.0m横向7.2m的柱距,满足建筑开间模数和进深的要求。
该设计采用内廊式组合,使平面紧凑、组合灵活,走廊面积相对比例较小,满足使用要求,又节约用地。纵、横向定位轴线均与柱轴线重合,外墙、走廊墙壁平齐,满足美观与使用要求。
门厅位于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起着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作用。门厅面积主要根据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功能要求及其空间处理确定,面积为64.8m2满足使用要求。
楼梯采用双折式,设三座,每个楼梯宽度为1.6m,符合规范要求。一层层高3.9m,其他层层高3.9m,台阶踏步采用b=300mm,h=150mm,级数由相应层高控制,平台宽度D=2000mm,梯间进深7.2m,开间3.6m。各层设有两部电梯,进深和开间各为2.4m,门宽为1.1m。
走廊,依据功能使用要求及防火疏散规定,该方案走廊宽为2.7m。
卫生间,每层二间,建筑面积为51.84m2,布置在建筑纵向端。卫生间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坐式大便器、小便槽数目;在各卫生间内设置前室,作为盥洗室。个别大空间办公室设有专用卫生间,进深为2.4m开间为3.6m,建筑面积为8.64m2,在各卫生间内设置前室,作为盥洗室。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每层设立大空间办公室、一般办公室、小空间办公室、中型会议室,大型会议室。(见各层平面图)。

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书 1
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1.2 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
1.3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1.4 总指标: 1
1.5 提请在设计审批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1
第二部分:建筑设计说明书 1
2.1 工程概况: 1
2.2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
2.3 建筑物功能与特点: 2
2.3.1 平面设计 2
2.3.2 立面设计 3
2.3.3剖面设计 4
2.3.4 防火 5
2.3.5 抗震 5
2.3.6 屋面 5
2.4 设计资料 5
2.4.1 自然条件 5
2.4.2工程做法 5
2.4.2.1 屋面做法——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防水 5
2.4.2.2 楼面做法 5
2.4.2.3.屋面做法 6
2.4.2.4 墙体设计 6
2.4.2.5 外墙面做法——面砖饰面 6
2.4.2.6 内墙面做法——纸筋(麻刀)灰墙面 6
2.4.2.7 顶棚做法——铝合金条板吊顶 7
2.4.2.8 散水做法:混凝土散水 7
2.5 门窗 7
第三部分:结构设计计算书 7
3.1 设计依据 7
3.2 设计说明 7
3.3 结构选型 8
3.3.1 柱网布置 8
3.3.2 设计依据 8
3.3.3设计说明 9
3.3.4 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 10
3.3.5 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10
3.3.6 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11
3.3.7 梁截面初选 11
3.3.8 柱截面初选 11
3.4 侧移刚度的计算 11
3.5 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13
3.5.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13
3.5.2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14
3.6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6
3.6.1 活荷载标准值 16
3.6.2 活载作用下框架所受荷载 17
3.6.3 活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18
3.6.4 最不利活荷载布置 20
3.7 风荷载作用 25
3.7.1 风荷载标准值 25
3.7.2 侧移刚度D 26
3.7.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26
3.8 水平地震荷载作用 27
3.8.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27
3.8.2 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基底剪力法) 28
3.8.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 30
3.8.4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D值法) 30
3.9 荷载和内力组合 35
3.9.1 梁的内力组合表: 36
3.9.2 柱的内力组合表 39
3.10 框架梁、柱配筋 41
3.10.1 框架横梁配筋 41
3.10.2 框架柱配筋 43
3.11 板的配筋 45
3.11.1 荷载设计值 46
3.11.2 内力计算 46
3.12 基础设计 48
3.12.1 边柱基础设计(以④-A轴边柱为例) 48
3.12.1.1确定基顶荷载 48
3.12.1.2 基础计算 49
3.12.2 内柱基础设计 53
3.12.2.1 确定基顶荷载 53
3.12.2.2 基础计算 53
第四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57
4.1 项目管理机构 57
4.2各职能部门分工 57
4.3 施工部署 60
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62
4.4 施工平面布置 64
4.4.1 施工平面布置 64
4.4.2模板工程 67
4.4.3钢筋工程 70
4.4.4混凝土工程 73
结束语 77
致 谢 78
参考文献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