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结构工程 » 结构施工
围垦工程消波堤爆破挤淤施工方案1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5-10-0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9 KB
  • 资料分类:结构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围垦工程消波堤爆破挤淤施工方案15p
围垦工程消波堤的软基处理采用爆破挤淤方法,需处理的堤长为110m,置换的淤泥深度为10~10.3m,底宽48米,共需要爆填石方约72000立方米。根据招标资料提示,围堤所处的滩涂部位地基土主要由新近沉积的淤泥组成,厚度为10m左右,该层淤泥具有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强度低、透水性差等不良工程地质性质。
消浪堤使用功能要求具备防冲抗浪功能,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松山水闸在台汛期的安全运行,因此消浪堤要承受较大横向载荷。
2.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堤基土壤从上到下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Ⅰ-1)位于海滩涂面下0~1.6m,土质为淤泥,黑灰色、灰色,饱和流动状态,强度低;
第二层(Ⅰ-2)位于海滩涂面下0.6~6.0m,土质为淤泥,淤质粘土,灰色、深灰色,上部含少许贝壳、碎片,饱和塑;
第三层(Ⅰ-3)位于海滩涂面下6~18m,土质为淤泥,淤质粘土,灰、深灰色,上部含少许贝壳,饱和塑,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和十字板强度随深度逐渐加大;
第四层(Ⅱ)位于海滩涂面下18~45m,土质为粘土,粉质粘土,含粉细沙粘土,部分含有沙夹层和透镜体,密实度大,强度高;
第五层(Ⅲ)位于海滩涂面下40~45m,土质为沙砾卵石层。
3.爆破挤淤施工工艺及流程
爆破挤淤处理地基的基本原理是在堤头一定位置的淤泥内埋置药包,药包爆炸将淤泥向四周挤出并向上抛掷形成爆坑,堤头抛石体在爆炸空腔负压和重力作用下定向滑移落入爆坑并形成石舌,瞬时实现泥石置换。同时,药包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振动还使爆源附近一定范围内的淤泥受到强烈扰动,物理力学性能参数急剧下降,承载能力迅速减弱至几乎完全失去,抛石体在自重作用下进一步滑移或下沉;后续堤头药包爆破的多次振动作用将加速堤身下沉落底;爆破振动效应使抛填块石相对移动,堤身石料密实度增加,使堤身后期沉降减小。
3.1. 施工流程
爆破挤淤施工工艺包括堤头爆填,内外侧侧向爆填及坡脚爆夯。通过上述工艺使堤身抛石体落底至设计高程,同时按设计尺寸形成稳定的堤身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