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准备:
(1)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无矛盾之处,发现问题应向设计单位提出或补齐更正,并作出记录。
(2)在研究设计图纸、资料过程中,需与现场实际情况核对,并于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以利作好准备。
2.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对业主所交付的坐标点、水准点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业主。
施工测量仪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用途
1 水准仪 DS32 标高测量
2 经纬仪 J2 角度测量
3 水平尺 600mm 测量水平度
4 钢卷尺 50m 测量长度
5 游标卡尺 0.02mm 测量管材直径
(2)现场“三通一平”,确保施工现场水、电、路畅通及场地平整,作好场地的排水工作。
(3)建造临时设施,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临时用地表,建造各种临时设施。
(4)作好雨季所需施工项目的临时设施及技术措施的准备工作。
(5)作好场内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测量标准等设施工作。
3.物资准备:
(1)根据材料、机具设备使用计划安排准备工作。
4.施工力量和后勤准备:
(1)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安排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
(2)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尊纪守法教育。
(3)作好劳务安排、签订劳务合同等。
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测量放线
施工前应该根绝设计图纸和指定的水准点设置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固定物上,临时水准点须回测闭合,在进行中线测量前,应由设计部门向施工单位交接桩手续,对线路的控制桩,应妥善加以保护。放样过程中若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符,应向设计部门提出,不得擅自更改,施工放样及复核工作应分别由专人负责,对仪器和记录应做检查和核对,原始资料应妥善保管,随工程竣工资料移入档案。具体方法如下:
1、核算已知点,再现场复核。
一般提供已知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密二级导线及四等水准,加密方法可用典型图形,或线形锁组成二级导线。
2、二级导线的测设
测量前把仪器检验校正好,二级导线侧设使用经纬仪,这样对二级导线的精度是有可靠保证的。加密导线测量精度根据国家二级导线精度要求,所有资料汇总手册均按有关规定执行。测量时由两组同时进行各线形锁或典型图形的测量工作。
3、四等水准测量
根据提供的水准点多少,在必要时进行四等水准的加密,作为临时水准点。
四等水准点设置可利用二级导线的埋石点,也可以在较稳定的基础及固定物上。
四等水准点的侧设方法及精度要求均按有关规定执行,因已知点之间的距离估计不会超过一公里,故平差方法比较简单,用N3水准仪往返一测回进行测量,并复核测回闭合,闭合差不得超过有关规定。
上述完成后,填写好测量资料交有关部门检查、验收,确认精度后方可施工。
4、沟中线测量
根据提供的雨水沟的中心线坐标,每隔一定距离用坐标法现场测定出雨水沟的中心线,自检合格后,监理复核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二、土方施工
1、河道土方、淤泥,沟槽土方开挖
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雨水沟两侧土稳定性质,分析施工期间的边坡稳定性,同时弄清楚地下管线的走向、埋深,提前制定保护措施,再精确侧设边线,清楚地面附着物和建筑垃圾,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土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土方由自卸汽车按照调配方案,运至填方区或外运。
沟槽开挖土方时,根据现场沟槽的断面形式、地下复杂程度、土质坚硬程度、工作量和施工场地的大小以及机械配备、劳动力条件等条件确定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形式开挖。开挖沟槽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80%),人工辅助配合(20%)。接近路边的沟槽无法放坡,采用拉钢板桩支护。沟槽挖土方用自卸汽车外运至指定的弃土点。开挖过程中有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管沟槽底开挖的宽度按本次管槽需要保证的工作面进行开挖。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高程应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