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施设备方面

根据经验污水厂的设备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易发生故障并且维修困难。

首先,从完善管理制度开始。要将高温条件下易出现的问题纳入管理制度,并准备应急方案,入夏前加强对全体人员的培训。

其次,需要对设备进行排查、检修和改造。趁着还未完全入夏前联合生产运行处结合往年设备状况,对厂区所有设备仪表进行拉网式排查,梳理出易损、带病、老旧、运行效率低下的设备,有计划进行维修更换。

高温期间,要加强转动设备的巡回检查力度。做好机械设备的通风、降温、安全监管等工作,对设备散热有问题的及时加装轴流风机采取强制通风措施;及时更换和放掉转机设备的润滑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还有对于管线、鼓风机、泵房和配电室等散热降温措施要做好。水泵、风机、电子元器件、传感器、管线等机械设备往往过热快、散热慢,容易引发设备故障和变形问题,从而影响到工艺的正常运行。所以要确保转动设备散热风扇正常运行,保证冷却风道畅通。

夏季供电压力巨大,为确保污水厂正常生产,需要全面排查厂区电线电缆,变配电间,做好相关设备的通风降温工作,防止引发停电事故。同时进行厂区双回路切换,验证双回路供电安全性。

最后还要加强对取水口、净化工艺、排洪设施的检查、维护和异常反馈管理。提高“点检”工作标准,强化对辖区内取水泵、排污泵、潜水泵的消缺和维护。

通过加强设备点巡检、润滑保养,保证电气、机械设备安全操作精细化,日常点巡检精确化,故障异常判断精准化,最大限度减少高温对设备的不良影响。

关于工艺运行方面

气温升高时水温也会升高,进而导致污泥活性异常并出现膨胀、上浮、翻泥等现象,最终导致出水超标问题。

因此巡视工作要密切注意进水及出水水质的变化,以及各构筑物的处理情况。

1)想要降低好氧池温度,可以通过在前端安装冷却塔(降低进水温度)或对曝气主管道进行洒水(降低环境温度),以此来降低相关温度。处理水量不大的时候,还可考虑热交换器、投冰块等方法。

2)通过开大尾部曝气或者增开风机等手段,保证水中溶解氧浓度。此外,在夏季鼓风机较容易发生喘振,供风量就达不到标准供风量。为解决这一供氧与需氧的矛盾问题,可以考虑把污泥浓度降下来。

3)夏季易因为缺氧而引发污泥膨胀,为此运行中应加强微生物镜检频率,一旦发现丝状菌有增加趋势,应及时调整工艺运行状态,或投加化学药剂以抑制丝状菌的过度增长。

4)由于高温情况下,成层沉淀速度降低,二沉池易现翻泥现象,从而导致出水SS升高。同时,微生物在二沉池的代谢能力加快,往往会产生气体,产生污泥上浮现象。一些藻类也会利用水中的CO32-/HCO3-或气中的CO2,在二沉池表面生成藻类,影响观感。

因此,夏季运行时要保证供氧充足,必要时投加AL2(SO4)3等絮凝剂以改善污泥的沉淀性能

关于节能降耗方面

夏季高能耗、高电价造成的高污水处理成本,致使一些中小型污水处理厂难以正常运行,污水处理厂的减排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

因此,对污水厂的运行进行优化管理,节约能源费用,降低处理成本是未来保障污水厂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1可通过更换合适的水泵叶轮、加装变频器、根据集水池水位,流量变化合理控制泵机转速、重置水泵等措施,来保证污水提升泵始终处于高效区,减少能耗损失。

2)可通过合理布置曝气风机进出口管路、及时更新更换曝气器、加装变频器、定期对水下曝气管路进行水垢清理等措施,达到减少部分压力损失、防止多余消耗等目的,实现曝气系统的节能降耗。

3)在工艺调整环节,通过对进水、回流、泥龄等的实际调控,实现污水处理在工艺调整环节实现节能降耗。

例如,可以对传统水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可在沉降区旁边依次设置厌氧除磷区和低氧曝气区,形成一体化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污水处理时间。

4)可以通过筛选最适碳源、优化絮凝剂投加方式和药剂投加点等方式,减少药剂投加量,来降低系统的药耗和能耗。

AAO工艺中,将碳源投加点从厌氧段进水口调整至缺氧段,并对其用量进行合理调节后,就减少了近50%的日均投加量,且各项水质参数均能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