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排水是指桥梁上的降雨水通过排水设施排除的过程。桥面排水计算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降雨量:根据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确定设计降雨量。一般会采用设计频率,如设计降雨量为10年一遇或20年一遇等。
 
2. 桥面积计算:根据桥梁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计算桥面的有效排水面积。考虑桥面的高程、坡度和横向曲率等因素。
 
3. 设计流量计算:根据设计降雨量和桥面积,计算桥面的设计流量。一般可以使用单位时间流量法或合理比例法进行计算。单位时间流量法是将设计降雨强度与有效排水面积相乘,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排水流量。
 
4. 排水设施设计:根据设计流量,确定适当的排水设施类型和规格。常见的排水设施包括排水管道、排水沟、雨水篦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管道的直径、沟槽的尺寸和篦子的间距等。
 
5. 排水设计标高:确定桥面的排水设计标高,即设置排水设施的高程。需要考虑桥面的纵坡和横坡等因素,以保证水能顺利排除。
 
6. 排水系统的布置:根据排水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排水设施。考虑到桥梁的结构和使用情况,尽量避开桥梁构件,确保排水设施的通畅和稳定。
 
7. 安全措施:对于悬索桥、斜拉桥等高大桥梁,需要考虑降雨时风速、水流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加装防护栏、防滑设施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桥梁设计和地理环境,结合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桥面排水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其他因素,如降雨时的径流系数、地下水位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