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体污染防治措施
防止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措施为: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及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毒物的车辆和容器;禁止将含有汞、镉、铬、砷、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或不作防渗层而直接埋入地下: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或其它废弃物;不得在水体最高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上堆放废弃物;禁止向水体排放带有放射性的废弃物和废水:不得向水体排放足以引起热污染的废水:不得向水体排放带有病原体而未经消毒的废水;使用农药要保证安全,不得污染水体:农灌水要符合有关规定:船舶的各类废水必须符合排放标准,不得向水体排泄油污。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措施为: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含毒废水和带菌废弃物;不得采用无防渗措施的沟渠池塘输送含毒或带菌废水;开采地下水时,应防止已被污染的潜水渗入地下水,并防止水质差异很大的各层地下水相互渗透;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进行地下勘探及采矿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时,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二、废水的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两大类生活污水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厨房洗涤,冲洗厕所和沐浴等污水。工业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水,其成分主要决定于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料以及所应的工艺。工业废水又可分为生产污水(污染较严重,须经处理后方可排放)和生产废水(较清洁,不经处理即可排放或回用,如冷却水).根据污染物类别的不同,废水可分为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两种。前者主要含有有机污染物,相当一部分具有生物降解性;后者主要含无机污染物,无生物降解性。根据毒物的种类不同,还可把废水分为含酚废水、含汞废水等。
废水水质控制标准
浓度标准:它不论受纳水体的大小和状况,不论污染源的大小,都采取统一标准。因此即使满足排放,如果排放总量大大超过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也会对水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此外,浓度标准也无法防止某些工厂用清水稀释来降低排放浓度以满足排放标准的现象。
总量控制标准:根据一定范围内的水体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计算出允许排入该水域的污染物总量,然后再根据一定的原则,将这些允许的总量合理地分配给区内的各污染源。
水质和水量调节
均和水质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1)利用压缩空气、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而进行的强制混合和均化;
(2)利用差流方式使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而进行的自身水力混合。
一般而言,前者的设备较简单,但运行费较高;后者需要修建复杂的池型,但基本上没有运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