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制依据

1.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1.3《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131-90
1.4《自控安装图册》HG21581-95
1.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用于TDI工程中自动化系统专业的施工。该工程中设备、管道内的介质多为剧毒、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3.施工准备及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3.1.1设计施工图纸、有关技术文件及必要的仪表安装使用说明书安装规范、标准安装图册等资料应齐全。
3.1.2施工图纸必须经会审。
3.1.3作好仪表施工用设备、工作间、调校间、仓库及材料堆入场地的准备工作。
3.1.4编制好仪表施工用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3.1.5标准表准备应齐全,并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
3.2施工方法:
   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各工序紧密衔接,做好与建筑、电气及工艺设备、管道等专业的配合工作,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4.施工技术要求
4.1安装技术一般要求
4.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本工程所有仪表及控制装置的施工和验收。
4.1.2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中的电气和焊接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或部颁规程有关规定。
4.1.3仪表及控制装置的安装,应保证仪表和装置能准确、灵敏、安全可靠地工作,且注意美观,安装地点采光良好,维护方便。
4.1.4仪表及控制装置使用的各种标志牌,其文字应正确、清晰和不易脱落褐色。
4.1.5仪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和校验,以达到仪表本身精度等级的要求。
4.2取源部件的安装
4.2.1取源部件的安装,应在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预制安装的同时进行,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及焊接工作,须在工艺管道或设备的防腐衬里,吹扫和试压前进行。
4.2.2取源阀门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定合格后,才能安装。
4.2.3温度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介质流程死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
4.2.4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位置应选在介质流速稳定的地方
4.2.5压力取源部件与温度取源部件在同一管段上时,应安装在温度取源部件的上游侧。
4.2.6压力取源部件的端部不应超出工艺设备或管道的内避。
4.3仪表盘(箱、操作台)的安装
4.3.1仪表盘(箱、操作台)的安装位置,应选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操作维修方便的地方。
4.3.2仪表盘(箱、操作台)在安装前应作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3.2.1盘面平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4.3.2.2盘的外形尺寸和仪表安装孔尺寸、盘上安装的仪表和电气设备的型号及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4.3.3单独的仪表盘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3.3.1应垂直、平正、牢固;
4.3.3.2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毫米;
4.3.3.3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毫米。
4.3.4成排的仪表盘(操作台)的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邻两盘(操作台)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当盘间的连接处超过两处时,其顶部高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
相邻两盘(操作台)接缝处盘正面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
当盘间的连接超过5处时,盘正面的平面度最大允许偏差为5㎜;
相邻两盘(操作台)间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
4.4仪表设备的安装
4.4.1就地安装仪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1光线充足、操作和维修方便;不宜安装在振动、潮湿、易受机械损伤,有强磁干扰、高温、温度变化剧烈和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
4.4.1.2仪表的中心距地面的高度宜为1.2--1.5。就地安装的显示仪表应安装在手动操作阀门时便于观察仪表示值的位置。
4.4.2仪表安装前应外观完整、附件齐全,并按设计规定检查其型号、规格及材质。
4.4.3仪表安装时不应敲击及振动,安装后应牢固、平正。
4.4.4直接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的仪表,宜在工艺管道吹扫后压力试验前安装,当必须与工艺管道同时安装时,在工艺管道吹扫时应将仪表拆下。仪表外壳上箭头的指向应与被测介质的流向一致。仪表与工艺管道连接时,仪表上法兰的轴线应与工艺管道轴线一致,固定时应使其受力均匀。
4.4.5直接安装在工艺设备或管道上的仪表安装完毕,应随同工艺系统一起进行压力试验。
4.4.6分析仪表的安装
4.4.6.1预处理装置应单独安装,并宜靠近传送器;
4.4.6.2被分析样品的排放管应直接与排放总管连接,总管应引到室外安全场所,其集液处应有排液装置。
4.5仪表用电气线路的敷设
4.5.1电缆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应小于5兆欧;当有特殊规定时,应符合其规定。
4.5.2线路应按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4.5.3测量线路绝缘电阻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组件断开。
4.5.4制作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切口处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正、尺寸准确。
4.5.5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距离应均匀。
4.5.6水平安装的汇线槽及保护管用的金属支架间的距离宜为2米,在拐弯处终端处及其它需要的位置可适当减少间距;垂直安装时可适当增大间距。
4.5.7电缆支架间距宜为:当电缆水平敷设时为0.8米,垂直敷设时为1.0米。
4.5.8保护管敷设时,不应有变形及裂纹,其内部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4.5.9弯制保护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5.9.1保护管的弯曲角度不宜小于90度;
4.5.9.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当穿无铠装的电缆且明敷设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当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
4.5.9.3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的弯扁;
4.5.9.4单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
4.5.10当保护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度时,应在其中加装穿线盒。
4.5.11敷设电缆应合理安排,不宜交叉;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电缆请注册其它硬物之间的摩擦;固定时,松紧应适度。
4.5.12塑料绝缘、橡皮绝缘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值:
4.5.12.1有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10倍;
4.5.12.2无铠装的电缆为其外径的6倍。
4.5.13仪表信号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交叉敷设时,宜成直角;当平行敷设时,其相互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
4.5.14在同一汇线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电源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隔板与无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
4.6电气防爆和接地
4.6.1在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安装仪表箱、分线箱、接线盒及防爆仪表、电气设备引入电缆时,应采用防爆密封填料函进行密封;外壳多余的孔应做防爆密封。
4.6.2保护接地可接到电气工程低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网上,连接应牢固可靠,不应串联接地。
4.6.3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4.6.4信号回号接地与屏蔽接地可共享一个单独的接地极。同一信号回路或同一线路的屏蔽层,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规定。
4.6.5信号回路的接地点应在显示仪表侧,当采用接地型热电偶和检测部分已接地仪表表时,不应再在显仪表侧接地。
4.7导压管敷设
4.7.1管路敷设的位置应按现场情况决定,不宜敷设在有碍检修,易受机械损伤、腐蚀、振动及影响测量处。
4.7.2管线敷设前,管内应清扫干净,需要脱脂的管路,应经脱脂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敷设。
4.7.3测量管路在满足测量要求的条件下,应按最短路经敷设。
4.7.4测量管路沿水平敷设时,应根据不同的介质及测量要求,有1:101:100的坡度,其倾斜方向应保证能排除气体或冷凝液。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管中和的集气处安装排氯装置,集液处安装排液装置。
4.8管路压力试验
4.8.1敷设完的管路,无损无漏焊、堵塞和错接的现象。
4.8.2液压试验压力为1.25倍设计压力,达到试验压力后,停压5分钟,无泄漏为合格。
4.8.3气压试验压力为1.15倍设计压力,当达到试验压力后,停压5分钟,压力下降值不大于试验压力的1%为合格。
4.8.4压力试验用压力表应校验合格,其精确度不应低于1.5级,刻度上限值宜为试验压力的1.5-2倍。
4.8.5压力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有泄漏现象,应泄压后再修理。修理后,应重新试验。
4.9仪表调校
4.9.1仪表的单体调校宜在安装前进行。
4.9.2仪表系统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系统调试。
4.9.3仪表调校用电源应稳定。50赫芝220伏交流电源和48伏直流电源,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24伏直流电源不应超过±5%。
4.9.4仪表调校用气源应清洁、干燥、露点至少比最低环境温度低10℃,气源压力应稳定,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4.9.5调校用标准仪器,仪表应具备有效的鉴定合格证书,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4.9.6仪表的调校点应在全刻度范围内均匀选取,其数量为:单体调校时不少于5点;系统调试时不少于3点。
4.9.7仪表调校前,应有调校方案,调校人员应持有调校计量证件。
4.10伴热
4.10.1当采用蒸汽伴热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0.1.1蒸汽伴热管路应采用单回路供气和回水,不应串联连接。
4.10.1.2重伴热的伴热管路与测量管路应紧密接触,轻伴热的伴热管路与测量管路留有间距。
4.10.1.3伴热管路的连接宜焊接,固定时不应过紧,应能自由伸缩。
4.10.1.4液面计、隔离器等处的伴热管路,应采用活接头连接。
4.10.2当采用电伴热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4.10.2.1电热线在敷设前应进行外观和绝热检查,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兆欧。
4.10.2.2电热线应均匀敷设,且紧贴管路,固定牢固。
4.10.2.3敷设电热线时,不应破坏绝缘层,芯线裸露部分应尽量短。
4.10.2.4仪表箱内的电热管(板)应安装在箱底或后壁上。
4.10.2.5仪表箱内的温度调节装置应安装在侧面箱壁上。
5.质量保证措施
5.1施工前质量控制
5.1.1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5.1.2要确保质量体系健康运行。
5.1.3对仪表工程所需的管材、阀门、配件均应全面地检查其型号、规格、材质、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4施工中所需仪表校验设备其精度应符合并具有国家级计量单位给予的鉴定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另外,施工中应有足够的施工机具,以提高施工进度及施工水平。
5.2施工中质量控制。
5.2.1通过仪表校验检查证实仪表是否完好,精确度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要找出原因,经过确认,以书面方式通知有关单位处理或更换。
5.2.2电缆敷设前,应进行现场清查,核对型号、规格、实际长度、绘制电缆作业表,并测其绝缘电阻值,做好各种位号标记。
5.2.3仪表的安装和接线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自检和共检确认合格后,并做好检查记录。
5.2.4仪表接线检查,除端子接线正确外,测量线路电阻,检查各线端有无标记,对导线的屏蔽接地等检查应完好齐全。
6.施工安全措施
6.1施工人员在工作中按石油化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并应遵循下列规定:
6.1.1工作中要思想集中,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品。
6.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攀梯作业应有专人扶梯。
6.1.3严禁酒后上岗,工作时严禁打闹。
6.1.4施工中机具应有专人看管,使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6.1.5交叉作业中,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禁止随意抛扬,工具应入工具袋内。禁止抛接物品,高空电气焊作业注意防止灼伤他人和引起火灾,地面要有专人监护。
6.1.6吊装作业时,索具、机具必须认真检查,不合格不得使用。
6.1.7施工机具应按操作规程操作,并注意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
6.2期召开安全会议,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检查,落实安全措施,保证文明施工。在总结安全经验的同时对今后的施工安全提出要求。
8.5.2.1 工程概况及吊装工艺选定
填料塔座于地面的基础上,吊装高度不是很大,但设备重量大,为180吨,需500吨吊车才能完成吊装任务。
8.5.2.2填料塔技术参数(依据“设备一览表”)
重量:G=180T
高度:Ha=21.447m
直径:d=2.341m
起吊高度Ho=1.0m
设备重心:距底座约为8—9m
8.5.2.3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场地清理、平整、铺垫碾压坚实;填料塔运输路线铺设碾压完毕;各吊车行走路线畅通,道路及支车位置坚实平整,防止吊装过程中出现因场地承载力不足发生安全事故。
填料塔裙座底部及底封头处设置加固补强措施,防止吊装过程中塔体发生永久变形损坏。
各种吊车机具就位,并进行吊装前全面检查,机具状态必须良好,机具的规格和布置必须与施工方案一致并便利操作。
8.5.2.4 设备就位时受力计算
填料塔的计算起吊重量:
Q=(G+g)K1K2=(200+4)×1.1×1.1=246.8t
吊装索具等总重量取2%G
吊点高度:约22m
起吊高度:1.0m
吊车工作参数选择:杆长:35m;工作半径:11m;起重量:252t
主吊索选用6×37+1—1667钢丝绳    ф65.0   5根10股。
总破断力P=2613472×10/10/1000=2613.5t
安全系数:K=P/Q=2613.5/246.8=10.6>6     安全
8.5.2.5 吊装及卸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吊装工作严禁在风力五级和五级以上时进行。
2)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3)吊装工作过程中如因故障暂停,必须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加强现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得使塔体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
4)采用兜系和捆扎方法加挂索具时,绳扣出头位置必须准确,以防止起吊过程中塔体翻滚和摆动。
5)捆扎绳扣时,应沿圆周整齐地缠以坚硬的垫木和橡胶连成的护带,以分散绳扣对截体的压力,并增加其间的磨擦力,防止损坏塔体。
6)吊装填料塔时,操作速度也应轻缓,防止塔体振动,及突然启动和制动现象的发生。
7)填料塔卸车时,两吊车必须统一指挥。协调动作,起落钩轻缓、同步,以防止两吊车受力不均,发生事故。

8)塔的运输路线、吊车的进出场路线、吊车的站位处等必须清理干净,铺垫并夯实碾压坚实,防止因地耐力不足而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