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是否出现价格泡沫的讨论面临着以下两个情况:一方面,在价格长期高居不下且需求骤降后,市场会本能地质疑这种情况,并“向中值回调”。另一方面,中国成为主要原材料消费国,说明价格的这种迅猛涨势可能会继续。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多数商品的最大消费国。虽然原油等一些原材料消费方面美国仍居首位,但中国未来的增长及对全球市场平衡的影响尚未得到完全释放。
中国成为原材料的主要消费国是50 年甚至是百年不遇的大事件,改变了过去30 年来实质价格一直保持的下降趋势。钢铁的使用密度(单位GDP对应的消费量)反映了过去60 年主要材料消费量格局。在截至20 世纪70年代的30 年间,受战后重建和日本经济崛起推动,使用密度翻了一番,而在此后的30 年间,随着发达经济体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使用密度减半。过去五年钢铁使用密度的上升主要是受中国工业的高速增长推动,而其它发展中经济体的需求也提供了支撑。我们认为,这些需求的变化是造成当前价格高企的主因。我们在模型中反映的是未来10-20 年,中国、印度和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表明钢铁(金属)的使用密度将延续过去五年来的上升趋势,进一步推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