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方场平工程没有单独的标准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时依据其它专业规范的相关规定,按照规划要求,细致全面的考虑问题,才能把土方场平工程干好。
关键词:土方场平;地形数据图;离散点;高程控制点;土方网格;排水坡向;土方调配
中图分类号: P2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以前土方场平工程因不多建,测量设备的相对落后,计算相对简单,工程数量相对不大,工程造价相对较低而没有引起建设者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创建工业区、开发区等城市区域化建设也日益兴起。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挖山取土、填海造地等大型场地平整工程不断涌现,挖填工程数量少则几百万立方米,多则几千万立方米,工程造价较大,从建设单位到施工单位都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工程。
对于一个新开发建设的区域,规划部门在比较详细的地形图中,根据区域未来的功能特点,来划分地块,布设区域路网;综合考虑地块的坡度、排水坡向以及填挖平衡等因素,来确定区域的控制标高,一般也利用路网控制标高作为区域的主要控制标高。经过论证审批后形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单位承揽设计任务也必须以此作为设计依据,展开设计工作。以下是土方场平设计的基本事项:
首先设计单位要从规划部门拿到有关工程所在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电子版供设计者使用,加盖章印的图纸版作为法律依据备存。但往往规划提供的依据也并非绝对正确,毕竟规划条件是一种粗犷的成果,所以设计单位拿到条件后必须认真复核,发现问题及时与规划部门沟通,确认无误后在深入展开设计工作。
其次是地形地勘数据整理。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需要至少1:500精度的地形数据图,局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还需要进行加密勘测,一般市政工程的地形数据是由建设单位委托勘测单位进行勘测成图,然后再交由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地质勘察资料也是委托相应资质单位来完成,交由设计单位进行使用。如填海区域不但需要得到海底高程,而且还需要海底的淤泥层厚度等地质资料,用来计算沉降量等。这样就得需要专业的队伍根据潮汐、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进行海底的勘测勘察工作,得到的数据方能可靠准确。设计单位拿到地形数据图以后,还需要认真核对,这一步对后续工程数量计算尤为重要。重点检查比较陡峻的地形中,标高数据是否充足;高程点的密度是否满足精度要求;CAD电子图中高程点图层和等高线图层中是否掺有其他无关数据,或者是否有些高程点和等高线数据遗漏在其他图层中;等高线数据应逐根检查标高或Z值,往往设计者易忽视这一点,有些等高线图中标注高程与多段线的标高值不一致,这样在后续程序计算工程数量时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正确结果。如发现错误或不足的数据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解决,否则势必会影响后续的工作。
设计计算。现在的CAD辅助设计软件已经很普遍,如南方土方测绘软件、鸿业土方设计软件都能帮着设计人员快速完成计算工作。一般看来这个过程已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了,但是笔者认为,设计者的工作反复性也是挺强的,往往在工作中认真仔细更重要一些。基本工序如下:处理地形数据-确定边界-布设高程控制点-做土方网格-程序计算-标注高程及工程数量-校对。处理地形数据是将所有的高程点及等高线转换成设计软件能够识别的离散点,根据需要可将等高线可离散成10米或5米等离散点。一般边界线是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将边界线放在程序默认识别的图层中,而且线形要连贯不重复,这样也是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布设高程控制点,控制点间距较大时,可按照线性内插法加密高程控制点,点位应覆盖边界,尽量呈正方形均匀分布。然后将高程控制点处理生成设计等高线图,直观检查设计等高线的分布情况,以便于发现其中的错误。地形起伏不大,控制高程平缓连续,一般网格间距做成10米或20米就可以,但笔者建议应设计完成后分别将网格间距做成10米、5米,甚至更小,观察一下工程数量是否有很大变化。一般来讲网格间距越密,计算的工程数量越准确,当工程数量比小间距网格增加量或减少量大于3%,应按较小网格间距进行设计出图。经过程序计算后进行角点标注,示出角点的设计高程、自然地面高程、填挖高度及方格的工程数量,也可以示出零填挖线。设计者需要沿着边界线检查标注数据是否正确,发现计算错误的地方应找出原因,改正后重新计算。一般来讲出错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地形数据离散点的错误,这样就需要查出错误点的原因及范围,再重新处理地形数据;另一种就是高程控制点不足,导致计算出错,这样就需要进一步加密高程控制点。查明原因改正错误后,再重新计算,重新标注,重新校对,直至没有错误。
设计中考虑的其他问题。根据需要有些边界外侧还需要进行边坡设计,边坡的坡率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辨别土质,依据规范进行设计。当坡高大于10米还需要设碎落台,台宽不小于2米。在布设高程控制点时应考虑该区域的排水坡向问题,一是要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排水坡度,也要考虑场平后区域合成坡度不能过大,以免给后期地块使用带来困难;二是场平后区域内部不能形成窝水,局部明显凸起等现象。原区域内部有自然沟渠,尤其是在下游位置,那么必须实地调查,与建设单位沟通,或是改建河套,或是保留河套,绝不可盲目将下游填死,以至于雨季上游来水造成内涝。施工期还要考虑临时排水,不可使雨水危害周边居民及固有设施。根据场平区域的大小,设计者还应该考虑土方调配的关系,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者能大致分出石质挖方数量和土质挖方数量,哪些适宜作为场平填料,哪些不适宜作为场平填料,并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来处理耕土。
整理出图。将区域土方网格设计图进行分图,有些建设单位还需要给出设计等高线图及剖面图。完善设计说明,说明设计思路,补充未尽事宜,例如对地上地下管线构造物的提示预防等。最后再进行校对图纸,消除字面错误,确认无误后正式签章出图。
土方场平工程没有单独的标准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时依据其它专业规范的相关规定,按照规划要求,细致全面的考虑问题,才能把土方场平工程干好。上述内容是笔者在工作当中对浩瀚土方场平工程一点微博之见,呈献给同仁,与君共勉!
参考文献: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 83-99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_9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