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桩身断裂

现象
  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
治理
  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法。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可在轴线两侧分别补1根或两根桩。
施工准备
  (1) 根据设计图纸、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地下探测、试桩和施工条件等资料,认真编制打桩方案,包括施工方法、需用机具、打桩顺序和进度、预制桩的制作、运输、堆放等。
  (2) 清除现场妨碍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如地面上的电杆、树木,地下管线和旧有基础等。
  (3) 整平打桩范围内场地,周围作好排水沟。
  (4) 对邻近原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认真细致的查清结构和基础等情况,并研究采取适当的隔震、减震措施。如采取挖防震沟、打隔离板桩、控制打桩方向和打桩进度等措施。
  (5) 设置测量控制网、水准基点等。
  (6) 检查预制桩的质量。桩的弯曲度不大于1/1000桩长,且不大于20mm,桩尖中心线偏差不大于10mm,桩顶平面对桩中心线的倾斜不大于3mm等。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操作工艺
  (1) 锤击法沉桩。用桩架的导滑夹具或桩箍将桩嵌固在桩架两导柱中,垂直对准桩位中心,缓缓放下插入土中,待桩位和垂直度校正后即可将锤连同桩帽压在桩上,同时应在桩的侧面或桩架上设置标尺,做好记录,方可开始击桩,如桩头不平整时,用麻袋或厚纸板垫平,亦可先用环氧沙浆抹平整。打桩开始时应起锤轻压或轻击数锤,观察桩身、桩架、桩锤等垂直一致后,即可转入正常施打。开始时落距应较小,入土一定深度待桩稳定后,再按需要的落距进行施打。沉桩应用适合桩头尺寸的桩帽和弹性衬垫。桩帽用铸钢或钢板制成,锤垫多用硬木或白棕绳圈盘而成,桩垫多用松木或纸垫或酚醛层压塑料、合成橡胶等。桩帽与桩接触的表面须平整,与桩身应在同一直线上,以免打桩时产生偏斜。若桩须深送入土时,应用送桩。送桩用坚硬的木料或钢铁制成,长度和直径视需要而定,使用时,将送桩放于桩顶头上,使与桩在同一垂线上,锤击送桩,将桩慢慢打入土中。打桩顺序,根据桩的密集程.
  (2) 振动沉桩。振动沉桩与锤击沉桩方法基本相同。操作时,桩机就位后吊起桩插入桩位土中,使桩头套入振动箱连固桩帽或液压夹桩器夹紧,便可参照锤击法启动振动箱进行沉桩至设计要求深度。沉桩宜连续进行,以防停歇时间过长而难于沉入。一般控制最后三次振动(加压),每次10分钟或5分钟,测出每分钟的平均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即符合要求。摩擦桩则以沉桩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为度。沉桩时,如发现持力层以上有中密以上的细砂、粉砂、重粘砂等硬夹层,其厚度在1m以上时,可能会发生沉入时间过长或穿不过现象,硬性打入较易损坏桩头和桩机,影响质量,此时应会同设计部门共同研究采取措施。需要接桩时,应使接桩的位置对准,可采用焊接、法兰、硫磺胶泥铺接等方法接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