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分析了煤矿企业监测站的意义和内涵,通过对环境监测站存在于企业环保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确保煤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1、前言 
 
  煤矿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人口居住集中,远离城市,相当于一个小社会,污染严重。企业在权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时,往往首先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1]。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国家“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落实,煤炭企业环保工作逐步发展壮大,企业内部设立了环境管理机构,健全了环境管理制度,建立了煤矿企业的环境监测站,其开展的主要监测项目有废水、废气、地面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噪声等[2]。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工业污染造成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3],因此,煤矿企业内部建立起正规化、系统化、常态化的环保管理和环境监测机构,将对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的意义和内涵
 
  企业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好企业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 
 
  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是在企业管理部门领导下的技术监督测试机构,是企业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助手,必须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服务。要搞好矿区的污染治理,美化矿区环境,首先要对矿区的环境状况、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煤矿环境监测站经过对企业的污染源排放情况和矿区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环境管理及时捕获信息和及时反馈信息,给企业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环境监测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企业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企业环境管理和污染源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在企业环保管理中的作用 
 
  3.1配合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工作,提高环保业务水平 
 
  企业环境监测站和地方环境监测站从工作性质和总目标看,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工作性质都是对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进行监测,目的都是为环境管理服务,最终是保护环境。因此,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必须接受地方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和考核,企业环境监测站也必须服从地方环保部门的监督和领导,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煤矿环境监测站监测对象和监测项目是针对煤矿企业的特点,仅限于企业所在区域的环境及污染源监测,从整体上应服从地方环保管理部门及其监测部门的统筹安排,应积极参加地方监测网的工作。 
 
  (2)煤矿环境监测站必须参加地方环保部门组织的实验员的“三基”考试和业务培训,努力取得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合格证。这是企业环境监测站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满足以上要求,所出具的监测数据才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企业环境监测站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严格执行规范和标准,保证监测质量。 
 
  (3)煤矿环境监测站在本单位所在区域环境监测及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应与地方环境监测站及评价单位积极配合,充分发挥企业监测站的重要作用。 
 
  (4)煤矿环境监测站应虚心学习地方环境监测站各方面的好经验,在监测过程中遇到有关问题要认真请教,从布点、采样、分析、数据处理、综合分析能力、管理经验、质量控制等方面,要取人之长,提高监测能力,更好地为企业环境管理服务。 
 
  3.2环境监测是“手段”,“三废”治理是目的 
 
  煤矿企业生产的大规模,物质变换过程的高强度和连续性,污染物的产生量大而复杂多变和潜在的危险性等,对企业工业污染源实施有效监控,及时发现污染源的异常情况和异常因子,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使污染物从产生、回收利用到外排的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这是落实日常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通过环境监测数据汇总,信息的反馈,组织环保专业人员进行科学分析,找出环保管理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企业环境监测必须有效实施HSE与清洁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管理,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计划服务,对企业内部各种“三废”治理设施要进行监视性监测,了解运行的效果,充分发挥它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效能。 
 
  3.3为煤炭企业污染源的治理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站定期对矿区的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源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污染源动态反馈给环保管理部门,同时通知被监测单位,以便及时更新污染处理设施,促使各污染源达标排放,减缓煤炭生产造成的局部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4、煤矿企业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建议 
 
  4.1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 
 
  当前,相对于环境保护整体工作,煤矿企业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整体上处于滞后局面,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实验室条件差,监测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落后,仪器种类和数量偏少等现象[5]。因此,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地位,切实把环境监测当作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将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全额纳入企业财政的年度经费预算,有针对性地购置和更新监测仪器设备,改善实验室条件,保证监测站能够正常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高监测站整体水平。 
 
  4.2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创新能力 
 
  目前,多数煤炭企业监测站都存在着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导致工作质量上不去。为此,煤炭企业监测站应高度重视环境监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创造吸收人才的环境。环境监测站作为技术含量较高的单位,应重视监测人员业务素质与技术能力的培训,建立良好的、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保证每一位监测人员都能及时接受培训、补充和更新知识,提高监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4.3开展污染物总量监测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环境监测报告多是侧重于对污染物进行浓度分析,很少涉及总量分析。根据国家提出的“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在“九五”基础上逐年削减的要求,浓度分析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管理的要求,煤炭企业环境监测站必须积极开展污染物总量监测工作。监测站要从分析生产工艺、污染规律着手,合理确定监测项目,优化监测设计,力争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监测资料,以核准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环境治理和评价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 
 
  4.4提高综合分析水平 
 
  综合分析是监测站技术人员根据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是环境管理部门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监测报告不仅要提供数据,还应体现设施运行、排污状况、环保标准及要求,并且要利用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数据进行评价,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4.5开展“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监测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的具体体现,即依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方式,遵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路径,循环利用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发生或少发生污染,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6]。“循环经济”模式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从环境管理到污染监控都没有经验可循,环境监测站可以按照类别,调查循环过程中的产污环节和指标,建立一定的程序和监控指标体系并实施监测,为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持。 
 
  5、结论 
 
  企业的环保管理着力点在基层,基层的重点在现场管理,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污染源的监控和防治,主要精力突出巡回检查,强化管理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据,以科学为先导,注重现场管理抓制度落实,围绕现场管理,抓住环境影响因素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掌握环保动态,把握监控脉搏,以制度保证职责,以考核规范行为。严格考核规范运作,实施监控,制约违规,建立监测网络,确保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立管理网络确保监督职能到位,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管理规范运作,推行清洁生产,促使环保管理与时俱进,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何学秋.安全工程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2]祁有红.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王明胜.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抓出成效[N].淮北矿工报,2011.12 
  [4]欣言.干部是决定的因素[N].淮南矿业网,2012.4 
  [5]聂政.综合治理铺设矿井久安之路[J].煤矿安全,201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