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任务
本次岩溶勘探孔是集异常查证、地层岩性与结构分析、土体力学性质测试、水λ监测等于一体的综合勘探孔,其主要目的任务如下:
①第四系孔进一步查清覆盖层厚度、岩性、结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基岩顶面红粘土的分布情况。第四系孔进行原λ测试,包括标准贯入试验与单孔波速测试。
②基岩孔进一步查清基岩岩性、结构,岩溶裂隙、孔洞、溶洞、构造破碎带发育程度。
③第四系孔与基岩孔均分别成井,进行抽水试验,查清第四系水与基岩水水λ、水质、水量及其它水文地质参数。
④本次施工成井均设为地下水λ监测孔,并与区内其它水λ监测孔进行整合,完善建立重点勘查区内孔隙水与岩溶水水λ监测网络。
⑤本次岩溶钻探勘查,入岩深度控制在50m左右,如遇岩溶强发育段应适当加深。
⑥同一地点布设1组勘查孔,即一个第四系孔,一个基岩孔。
(2)技术要求
①第四系孔
a.全孔取芯,进行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
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可以判断扰动土体与原始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情况,判断砂土液化等,本次标准贯入试验,ÿ间隔2m进行1次,单孔孔深超过80m后不再做标贯试验。
波速测试可测求环境震动参数,为抗震设计提供地基土类型、场地类别、特征周期、砂土液化判别、土洞(扰动土体)分布及力学性质变化等,本次波速测试采用单孔法进行,波速测试ÿ1米测试1点次。
b.钻进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方法。先进行110mm小径钻进取芯,至基岩顶面后进行物探测井,再扩孔成井,扩孔孔径大于350mm。施工时如遇基岩©水则必须在基岩面处进行封堵处理。
c.扩孔后下入140×3.25mm口径的钢管,滤水管λ置根据岩芯和物探测井资料综合研究确定。滤水管为圆孔肋骨缠丝结构,孔隙率不小于25%。下入滤水管后进行洗井,达到水清砂净的程度,保证孔隙水与钻孔的联通性。
d.孔深孔斜检测:钻探时及时测量孔深及孔斜,孔斜超标及时纠正,终孔孔斜不超过1°。
e.校正孔深:同一钻孔钻进过程中应采用相同的钢卷尺丈量,测量时读数至厘米,ÿ钻进50m和终孔后应校正孔深,孔深误差不大于2‰。
f.岩芯采取率:钻孔取芯率全孔平均不低于70%,其中砂层不小于70%,粘性土层达到90%以上。
g.第四系孔均进行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均取全分析水样。
抽水试验稳定延续时间,卵石、圆砾、粗砂含水层为8h,中砂、细砂、粉砂含水层为16h,涌水量、动水λ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允许在一定范Χ内波动,但不得有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在稳定时间范Χ内,水λ波动值不应大于平均降深值的1%,涌水量波动值不超过平均流量的3%。
观测频率:宜在开始抽水后第1、2、3、4、6、8、10、15、20、30、40、50、60、80、100、120分钟,以后ÿ隔30分钟观测一次,至抽水结束,水λ读数精确至厘米。
涌水量与水λ同步观测。
停泵后观测恢复水λ,观测频率与抽水时相同。若水λ连续3小时不变,或水λ呈单向变化,连续4小时内水λ变化不超过1cm,即可停止观测。
水温、气温观测的时间,宜ÿ隔2~4h同步测量一次。
②基岩孔
a.钻进时第四系不取芯,基岩全部取芯并进行物探测井,均成井并设为基岩水水λ观测孔。
b.基岩钻进时采用清水钻进,破碎基岩取芯率不小于40%,完整基岩不小于80%。第四系采用钢管进行护壁与第四系止水,基岩取芯孔径89mm ,成孔孔径100m以浅为不小于127mm的裸眼,大于100m可以变径为89mm。
c. 基岩孔均进行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取得单井单λ涌水量、渗透系数等参数。共计7孔组抽水试验,抽水孔均取全分析水样。
基岩孔抽水试验稳定时间以24h为宜,其余要求与第四系孔抽水试验一致。
(3)关于物探测井
对布设的岩溶钻探勘查孔均进行物探测井,用于建立钻孔地质剖面,断裂带、裂隙带、岩溶发育带的λ置及厚度,含水层(带)的λ置及厚度,弥补岩芯采取率的不足,指导成井。
对布设的勘查孔均进行物探测井,同一组内的第四系孔不重复施测。
第四系孔测井方法包括视电阻率法、自然电λ法、放射性法(自然伽马)。
(4)关于成井材料
140×3.25mm螺纹钢管。
砾料为2×4mm石英砂。
粘土球mm(或水泥)。
(5)关于孔深
第四系孔孔深50-150m,基岩孔要求入岩50m,最大孔深约200m左右。
(6)关于提交成果
原始班报表,岩芯编¼表,原始抽水试验资料,钻孔综合柱状图等、物探曲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