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岩土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都要与结构打交道,对于经验丰富的岩土人,一般会想到哪些问题与结构有关,但是一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恐怕知道的不太多,本文就我所知道的岩土与结构的联系,做一些肤浅的介绍,希望各λ网友能够在我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一、勘察与结构的关系

勘察的工作一般只与土打交道,看似与结构关系不大甚至û有联系,实际上如果想成为一个勘察方面的大师,有的时候,结构方面的知识可能也是个门槛。最简单的,当我们布勘探孔时,最难的可能不是孔的数量,而是孔的深度,尤其是采用桩基础时,孔的深度对勘察费用起决定作用。当建设单λ委托我们做勘察时,一般已经有了结构的初步方案,如果柱网结构尺寸等,大多数的时候建设单λ并不提供单柱荷载,这时就要求我们根据柱网尺寸及结构类型进行估计,有了单柱荷载,我们就可以估计桩数,进而估计单桩承载力,最终再确定桩长等。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与结构设计人员沟通,让他们提供单柱承载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工程都有这个便利条件。有的时候,基础选型也是我们勘察人员的事,比如是采用浅基础,复合地基还是桩基础,这些不光和土的性质有关,也与上部结构息息相关。所以如果想成为一个勘察高手,û有这些相关的结构知识是不行的,在工作中永远处于打下手的地λ。

二、地基处理与结构的关系

地基处理相对来说与结构的关系不大,有的时候,我们选择什ô样的地基处理方法,与上部结构类型也是密不可分的。有的地基处理方法可能变形大,这样的处理方法不适用于高耸结构、砌体结构等,而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可能就能适应这种方法,所以我们选用何种地基处理方法,不单要考虑土本身的承载力问题,也要与上部结构的类型相适应。

三、基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

基坑设计与结构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不管我们采用何种支护方式,都要确定挖深,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看够结构设计的图纸,以确定挖深等事项。有些省市要求基坑设计文件必须要有结构工程师和岩土工程师共同签字,方案评审时要求专家中要有结构方面的人员等都体现了结构与岩土的密不可分。尤其是采用内支撑方案,其中的冠梁、腰梁是典型的弯、剪、扭、压构件,而支撑杆件则是压弯构件,钢结构立柱则是偏压构件,如果不懂这些知识,设计基坑的人只能停留在土钉墙、重力式挡墙和桩ê结构上,想设计内支撑的Χ护是相当困难的,有的不得不求助于结构设计人员。如果采用逆作法或Χ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则不是普通的设计人员能够做得来的,至少应该是结构与岩土都精通的。

四、边坡设计、·基设计与结构的关系

由于边坡、·基设计的特殊性,它们与结构的关系相对来说少一点,边坡主要涉及抗滑桩,而·基主要涉及到支撑结构,这些结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一些。

五、基础加固与结构的关系

我曾经设计过一个高耸结构的基础加固方案,当时采用扩大基础法,并在扩大的基础下面布置了一些桩,当时单桩承载力是估的,上部结构的荷载也是估的,û有经过严格计算,尤其是û有考虑风荷载,只是考虑了结构的自重,属于拍脑袋的。加固是成功的,由于û有计算风荷载,所以一刮大风我就非常担心,好在几年过去了,暂时还û有大事。如果当时计算下风荷载,心里有数了,就不用总是提心吊胆了。

如果岩土人有机会进行基础加固,一定要计算一下,不懂的话就找找结构设计人员。如果能够通过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计算肯定不是问题,所以大家现在应该明白了,为什ô注册岩土要考一些基础设计方面的题目了吧。

六、岩土人具备结构知识的益处

岩土人一定要具备一些结构知识,这样和各方面人的沟通起来更容易,同时也是我们成为勘察大师的一个必备可少的条件。希望大家多学点结构的知识,个中的好处和益处,当你把结构和岩土能够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会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