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岩土工艺工法
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书8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6-2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水泥搅拌桩作业指导书8p
2.作业准备
2.1根据做好三通一平,清除地表下石块等硬物,对地下管线进行拆迁或采取稳妥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场地条件因地制宜搭设灰浆拌制操作棚和存放水泥临时库房,防止水泥受潮变质。
2.2确保施工机械能够正常工作。
2.3确认施工用电正常。
2.4水泥搅拌桩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和安全培训,必须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5根据设计要求测设桩位,桩机就位,钻头对位后调平桩机机台,精确对位。
3.技术要求
3.1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3.2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3钻机旁派专人进行记录和管理,正确记录各种参数并自动打印输出:桩号、日期、始打和结束时间、设计桩长、实际桩深,每延米的水泥浆用量及累计数量,搅拌深度等。

3.4水泥搅拌配合比:水灰比0.45~0.55、桩径50cm,水泥掺量15%。
3.5浆液搅拌设两个搅拌桶,每次搅拌的浆液按一根桩的用量进行搅拌,并派专人负责计量,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不得停置过长(时间不超过2h);浆液倒入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每施工完一颗桩,并保证搅拌桶内浆液全部喷完,方可进行桩机移位,并把下一颗桩的浆液流入桶内,同时进行第三颗桩的浆液搅拌。
3.6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四喷四搅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延米进尺时间不应小于1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3.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3.8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3.9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3.10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喷浆深度、停浆标高;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钻机转速;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浆液流量;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⑧复搅深度。
3.11要经常性对钻头进行检查,直径必须保证不小于50cm,但钻头不宜偏大或偏小,若钻头直径小于50cm要及时补充钢件,以免发生桩径偏小的情况,同时钻头直径也不宜偏大,钻头直径偏大时,喷入的水泥浆使成桩桩体加粗,影响桩体质量。
评论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土木工程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