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明确路堤填方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路堤填方作业施工。
2.编制依据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福州至平潭客货共线铁路平潭岛内路堤填方施工。
4.作业准备
4.1做好施工调查和设计审核
4.1.1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由处或项目部/段组织有关人员,熟悉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拟定调查计划,明确着重调查的内容,分工负责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设计,及时整理调查记录,并写出调查报告。
标准要求:
4.1.2要核对的设计内容和工点,均应行实地核对,无遗漏。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应与设计人员联系更正,要变更的须办理变更设计手续。设计审核要有正式记录。由审核人签字。
4.1.3施工调查资料能满足土石方调配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需要。
4.1.4施工调查资料满足征地拆迁、修建临时工程、清理施工场地等准备工作的需要。
3.1.2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根据任务量、工地特点和工期确定施工方案、进场人数及机械设备数量等,按照各工序互相配合的原则,详细全面地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重点工程还应编制个别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一般指技术复杂的特殊土地区、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工程、一次用药量5T以上路基爆破工程、区段站路基、控制工期的数量大于30万m3的站场土石方工程)。
4.1.2.1土石方调配、进场劳力和机械设备等设计合理。
4.1.2.2施工方法先进,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切实可行。路基施工工期能保证铺轨的要求。
4.1.2.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施工单位的主管技术领导组织审查,按要求进行批准后方可实施。
4.1.3进行交接桩和测量放线
施工单位收到施工设计图纸后,要会同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交接桩。主要交接该线起点及终点桩;正线与主要岔线(如石渣线)的交点桩及直线上的转点桩;沿线的临时和永久水准基点桩;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始终点桩;区段站或枢纽站的坐标桩;三角网测量的主要控制桩等。如发现有丢失、移动或超过规定的误差时,应由交接双方协商处理,并将处理办法及结果作书面记录。交接桩之后进行中线、水平的贯通测量,并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再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
4.1.3.1交接桩要有书面记录,协议中责任清楚,处理意见明确。
4.1.3.2中线、水平、边桩等的测量误差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
4.1.3.3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复核制。
4.1.4核对土石的类别及其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按《铁路路基施工规范》进行鉴别与试验,着重对高填、深挖、站场及土石方集中工点进行野外鉴别分类,并注意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土、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对重点地段取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
4.1.5施工前,设置临时或永久排水系统,预先疏干施工范围内的地表积水,并作好施工防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