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4
1.1 实习地区概述 4
1.1.1 地形地貌描述 4
1.1.2 交通情况及通行条件 4
1.1.3 气候条件 5
1.1.4 植被情况 5
1.1.5 工作区域露头情况 6
1.2 实习工作安排情况 6
1.2.1 工作范围 6
1.2.2 工作任务 7
1.2.3 实习时间 7
1.2.4 工作方法 7
1.2.3工作计划 8
1.3 前人研究成果 8
1.3.1 前人研究史 8
1.3.2 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评价 9
第 2 章 岩石 10
2.1 碎屑岩类 10
2.1.1砾岩及角砾岩 10
2.1.2 砂岩 11
2.1.3 泥岩 12
2.2碳酸盐岩类 12
2.2.1 灰岩 13
2.2.2 白云质泥岩 14
2.2.3膏溶角砾岩 15
第 3 章 地层 16
3.1 概述 16
3.2 分述 17
3.2.1 三叠系(T) 17
3.2.2侏罗系(J) 24
3.2.3 第四系(Q) 25
第 4 章 构造 27
4.1 褶皱 27
4.1.1黄莲桥倒转向斜 27
4.1.2 文家坝向斜: 28
4.1.3 龙潭桥褶 28
4.1.4 其它小型褶皱 28
4.2 断层 29
4.2.1、江贯断裂带 29
4.2.2黄莲桥断层 29
4.2.3香水——让水断层 30
4.2.4 文家坝断层 30
4.2.5 嘉陵江组小型逆冲断层 31
4.3节理 31
4.4 其他构造 33
第五章 水文、地貌 34
5.1、水资源评价 34
5.2、地貌 34
第六章 结束语 36
参考文献 37
主要是在实习区域内跑路线进行地质勘察,仔细观察野外地质情况,根据各个地层 之间岩石与构造不同进行定点描述,后加以分析,从而确定地层界线,再加以颜色填充, 制成地质图。另外还进行了实测剖面的练习,在500米的长度上进行多层的地层实测剖面。
还有学习掌上机的使用,掌握现代高科技技术。在节理发育地段(李白读书台山顶的东侧公路上)进行节理测量,返校后整理成玫瑰花图,附在实验报告上,进行相关的研究。
作为地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完普通地质学、动力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一次较完善的野外实习,以使学生能在野外实地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完成地层系统的建立和组段的划分,剖面的测制,化石、岩石标本的野外 采集和观察研究,各种构造观测,以及填制地质
图工作,编制一些地质基本图件,掌握 区域地质工作中的一些主要工作方法,
以及如何进行实测地质剖面,地质点的观察和描述和地质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