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地基与基础工程
统建楼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5-08-1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93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统建楼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56p
统建楼(二期)工程设计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该工程共有工程桩135条,桩型7种,桩径有1.2米和1.4米两种,设计桩长8米,桩端支撑于强风化混合岩,桩端阻力特征值为2000KPa,要求桩端嵌强风化混合岩深度不小于1.2米,桩端做扩大头处理。孔桩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桩心混凝土强度等级同为C30,护壁采用的钢筋为φ6,桩心钢筋笼制作采用的钢筋型号有16、14、φ10、φ8。
三、管理目标
质量目标:合格
安全目标:无轻、重伤和死亡事故,无机械事故。
工期目标:成孔施工工期为:40个有效工作日;
钢筋笼施工工期为:10个有效工作日;
混凝土浇灌工期为:15个有效工作日。


四、施工要求
1、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位为原地面一下 3.8~4.3米,本工程利用挖孔井内抽水,分若干组进行成孔,每组选1~2个挖得较深的井作为该组挖孔的集水井。
2、本工程场地没有对挖孔桩施工不利的土层,当桩距小于桩径2.5倍或者桩扩大头间距小于1米时应采取跳挖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3、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一般土层中每节护壁高度1米,在流砂或淤泥区段每节高度为0.5 米,特殊地质下的挖深速度应视护壁安全情况而定。施工中如遇强透水层的不利区段,其护壁需按护壁加筋图施工,以确保护壁的安全。
4、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浇完三节护壁,需校核桩中心位置及桩的垂直度一次。
5、纵向主筋连接以及加劲箍与主筋交接处均应焊牢,钢筋笼外侧需加混凝土垫块或采取其他措施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6、桩挖至持力岩层或规定深度时,均应通知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检验,验收,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7、浇灌混凝土前必须清除孔底沉渣,碎屑,抽干孔内积水,浇灌桩心混凝土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米,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密实,分层高度为500~1000。
8、人工挖孔桩终孔时,应进行桩端持力层检验。单柱单桩的桩应检验桩底下3d或5米深度范围内有无空洞,破碎带,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条件。
9、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做竖向承载力检测,桩的测试与验收应按国家及深圳市的有关规定断。
第二节 工程地质情况
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描述的地质条件如下:
一、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立新路东北侧,原始地貌为残丘,后经开挖推填平整,地面平坦。
二、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地层有:人工填土层、下伏基岩为震旦系混合岩。
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e1)
素填土:灰色,稍湿,松散,主要由少量碎石、砂质黏性土堆填而成。该层仅在ZK3、ZK5有揭露,层厚0.70~1.00m,平均厚度0.85m。
2、第四系残积层(Q e1)
砂质粘性土:红褐色,稍湿,可塑,底部硬塑,原岩结构完全破坏,但尚可辨,属混合岩残积土,该层仅在KZ2、ZK3、ZK6有揭露,层顶埋深0.00~1.00m,层厚1.00~6.00m,平均厚度2.83m。
3、震旦系混合岩(zyk)
3-1、全风化混合岩:红褐~黄褐色,湿,硬塑~坚硬状,除石英外,其余矿物大都已风化成粘性土,岩芯呈坚硬土状。该层仅在ZK1、ZK2、ZK6孔有揭露,层顶埋深0.00~6.00m,层厚2.50~6.50m,平均厚度4.83 m。标准惯入试验1次,击数40.0击。
3-2、强风化混合岩:黄褐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岩石结构已破坏,岩芯呈土夹碎块状,手折易断。该层全场有揭露,层顶埋深0.00~11.50m,层厚6.80~13.60m,平均厚度11.58 m。标准惯入试验3次,击数68.9~76.7击,平均73.9击。
3-3、中风化混合岩:黄褐、灰褐色,裂缝较发育,岩质较硬,岩芯多呈碎块状。该层全场有揭露,层顶埋深6.80~24.10m,层厚0.90~7.50m,平均厚度4.55 m。
3-4、微风化混合岩:灰白、浅红斑杂色,岩石结构基本未变,裂缝稍微发育,岩芯呈短~长柱状。该层仅在ZK2有揭露,层顶埋深25.00m,层厚2.30m。
第三节 现场施工条件
一、现场三通一平
本工程场地平整,交通方便,水、电已经引入现场,现场供电容量为250KVA,自来水接驳点口径为DN50,场地上空高压线路已经撤除,施工场地围墙已经砌筑,场地已经具备施工条件。
二、现场临时建筑和临时设备用地满足施工要求,可合理布置。剩余泥土外运。
第四节 工程施工的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位于望牛亭山脚下,依山而建,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质勘测点位有限,尚不能比较清晰的判断地质情况,在成孔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相邻桩孔成孔深度差异较大、个别桩孔未达到设计深度就已进入微风化等坚硬岩层等,需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与地勘和设计单位沟通,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施工的顺利进行。因现场土质情况较好,又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护壁,所以井壁坍塌的可能性较小,井下作业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因人工挖孔桩未知因素较多,工程量难于较准确的预计,所以施工进度的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难点,为了在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在既定工期内完成,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及时调整人力、设备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