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岩土工程 » 边坡与基坑工程
区域大地构造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20-10-2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7.9 M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区域大地构造
(一)洋底地形
(二)沉积:为深海沉积,沉积物薄,主要有深海红粘土、硅质生物软泥等
(三)火山活动:地球上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带,类型主要大洋拉斑玄武岩,枕状构造极为发育。
(四)大洋火山岛链显示大洋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
(五)洋壳的基本结构
自上而下:
1、远洋深水沉积
2、为基性枕状熔岩,为大洋拉斑玄武岩
3、为辉绿岩墙或岩床,底部为席状岩墙群
4、铁镁质深成杂岩,辉长岩、角闪岩
5、橄榄岩
这种洋壳构成也被称为蛇绿岩套。
(一)板块及板块边界类型
轻、软、热的软流圈上漂浮着刚性和弹性的冷的岩石圈,岩石圈被一系列构造带分隔,这些构造带包括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带等,这些被分割的块体就是板块。分隔板块的构造带就是板块的边界。
1、离散边界
2、汇聚边界
(1)俯冲带
(2)碰撞带(地缝合线、对接带)
(3)转换边界
古板块的研究首先是要确定古板块的的边界,标志有:
1、是一个褶皱带或造山带
2、岩石圈或超岩石圈断裂
3、蛇绿岩的存在
4、混杂堆积
5、高压变质带
6、存在岛弧型钙碱性陆缘火山岩带
7、地缝合线两侧古生物、古气候存在巨大差异
8、活动类型沉积建造,岩相突变
9、地缝合线两侧古地磁明显不同
10、区域地球化学标志
(五) 地幔柱
White和McKenzie(1989)认为,位于岩石圈下面的地幔热柱是直径约1000~2000km,温度超过正常值100-200oC的一个区域。洋岛和板内大陆裂谷玄武岩火山活动通常被看作为地幔热柱或热点在地表的表现。来自地球深部的地幔热柱头部的热使岩石圈弱化,导致岩石圈开裂。我国东部和东亚大陆新生代大面积的大陆裂谷型玄武岩浆喷发作用、大型裂谷盆地与边缘海的形成、岩石圈尺度的伸展与上隆、岩石圈尺度的强烈而快速减薄、软流圈埋深浅等,均暗示大陆下面有地幔热柱存在。

资料截图
  • 区域大地构造
  • 区域大地构造
  • 区域大地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