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工程,位于淇滨区滨河路与朝歌路交汇口,框剪结构26层、地下两层,建筑面积行政办公楼:32427平方米,地下室:2126平方米。
(三) 工程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中州杯工程。严格按图纸设计及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按标准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工程的高质量。
2、质量目标的控制
(1)质量预控
在事先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活动中可能出现或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实现对施工项目质量的主动控制。
(2)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通过一道一道工序逐渐形成的,要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对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施工管理者和操作者,应从政治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人的使用。
材料控制包括对投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严格按质量标准订货采购、检查验收、正确堆存保管、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控制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上实用、性能上可靠、使用上安全、操作维修方便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正确操作、管理和维修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实行操作证制度和定人、定机、定岗位责任制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维修保养规程等。方法控制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的控制。制订施工方案时应切合实际,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要及时督促检查施工工艺文件是否得到认真执行、是否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现场布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控制。
(3)工序质量检验
实行班组自检、互检、上下道工序交接检,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检验。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立即研究处理,使每道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以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3、工期目标
根据我公司技术和管理水平,本工程工期目标为503日历天。
4、工期目标的控制
(1)排除相关单位因素影响
项目经理部的外层关系单位,对项目施工活动的密切配合与支持,是保证项目施工按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若其中任何一个单位,在某一个环节上发生失误或配合不够,都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如材料供应、运输、通讯、供水、供电、分包等单位没有如约履行合同规定的时间要求或质量数量要求,情况发生都将会使进度、工期拖后或停顿。对于这类原因,项目经理部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协作配合要求,在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下,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损失。
(2)排除项目经理部内部因素影响
项目经理部的活动对于施工进度起决定性作用。它的工作失误,如施工组织不合理,人力、机械设备调配不当,施工技术措施不当,质量不合格引起返工,与外层相关单位关系协调不善等都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以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选择高素质的作业层进入现场。
(3) 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1)组织措施:建立进度实施和控制的组织系统。订立进度控制工作制度、检查时间、方法、召开协调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等;落实各层次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职责;按施工项目的组成、进展阶段、合作分工等将总进度计划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2)合同措施:以合同形式保证工期进度的实现,即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目标总工期相一致;供货、供电、运输、构件加工等合同施工项目提供服务配备的时间应与有关的进度控制目标互相一致,互相协调。
3)技术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在施工进度向前调整后,仍能如期竣工。
4)经济措施:按进度计划保证资金的需求。
5)信息管理措施:建立监测、分析、调整、反馈进度实施过程的信息流动程序和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以实现连续地、动态地、全过程进度目标控制。
(4)施工进度控制过程
项目经理部建立进度实施、控制的科学组织系统和严密的工作制度,依据施工进度控制目标体系,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控制。进度实施系统发挥监测、分析职能并循环运行,即随着施工活动的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地将施工实际进度信息,按信息流动程序反馈给进度控制者,经过统计整理,比较分析后,确认进度执行无偏差,则系统继续运行。一旦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有偏差,系统将发挥调控职能,分析偏差产生原因,及时对后续施工和对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可利用进度控制目标留有余地的弹性特点,对原计划进度做出相应地调整,提出纠正偏差方案和实施的技术、经济、合同的保证措施,以及取得相关单位支持与配合的协调措施,确认切实可行后,将调整后的新进度输入到进度实施系统,施工活动继续在控制下运行。当新的偏差出现后,再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施工项目全部完成。
(5)施工进度计划调查、整理、对比分析
采用逐日进度报表、作业状况报表、现场实地检查方法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测、收集信息。将调查资料整理加工成与施工进度计划具有可比性的反映实际施工进度的资料。将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计算出计划的完成程度与存在的差距,并经常结合计划图进行对比分析。
(6)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通过检查发现施工进度发生偏差后,判断偏差对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影响,并依据施工工期要求提出处理意见,在必要时做出调整。每次检查之后都要及时调整,力争将偏差在最短期间内,在所发生的施工阶段内自行消化、平衡,以免造成影响太大。在原网络计划的基础上,不改变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是采取必要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压缩后续工作的持续时间,以弥补前面工作产生的负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