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坑概况
工程位于**县****路与**路相交西南侧,工程主要1#、2#、3#三幢房屋组成,其中1#楼为28层,2#楼为23层,3#楼为3层结构。1#-3#楼下为一整体地下室,该地下室为地下一层整体按矩形分布,南北80米,东西196米,地下室面积约为16000M2 。
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本工程设计标高为±0.00m相当于黄海高程为6.10m,现自然地面按5.0m考虑,自然地面相对标高-1.10m基坑板垫面标高-4.50m,板厚500,垫层150,四周设暗梁,主楼位置承台垫层底-6.75m,群房位置承台垫层底标高为-5.70m,在坑边5m范围内卸土500情况下,基坑开挖按板及承台垫层底考虑,挖深为3.55m-5.65m.
2、地质条件
依据《绍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大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基坑开挖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分布大致如下:
① 土质情况
根据提供的工程情况报告显示,基坑开挖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情况为:
(1)粉质粘土
灰黄色,硬可塑,含铁锰质斑点,干强度、韧性中等,中压缩性,无摇震反应,该层全场分布厚度1.2-5.5m.
(2)-1淤泥质粘土:
灰色,饱和,流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较高,高压缩性,该层全场分布,厚度0.7-2.5m
该层为暗塘部位缺失,层厚0.20-1.50m
(2)-2砂质粘土
灰色,湿,干强度、韧性低,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高压缩性,该层局部缺失,厚度0.9-7.00m。
(3)粘质粉土
灰色,饱和,流塑,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高压缩性,该层全场分布,厚度2.86-26m
② 地下水状况
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浅部粘性土中的孔隙潜水和深部砾砂层中的微承压水。浅部孔隙潜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入渗,水位变化受季节影响,介质渗透性差,水量贫乏。学部砾砂层含水量丰富,透水性较好。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根据勘察报告地下水埋深为地表下1.32-1.45m,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补给的孔隙潜水;本场地基坑开挖中(2)为粉土层,其土层透水性较好,属孔隙潜水含水层,基坑开挖时易出现流砂,涌水现象,基坑开挖时应加强对该层地下水的控制。
3、周边环境
基坑北侧为兴越路,基坑边距离用地红线约14.6m,东侧为湖西路,距用地红线为15m左右,南侧为河道,河道东段距基坑边线10m以上,河道西段距基坑边线约为6m,西侧为金柯桥大道绿化带,基坑边距用地红线15m左右。沿湖西路、兴越路地下分布市政管道,整个场地地势基本平坦,环境条件一般。
4、围护结构设计要求●
基坑围护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土层锚杆、复合土钉墙、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相结合的支护型式。
① 沿基坑四周,5米范围内降方0.5m,然后采取相应的支护型式;
②基坑东北侧、西北侧(3-3剖面),采用钻孔灌注桩结合土层锚杆的支护型式;
③基坑西南侧(2-2剖面),采用水泥搅拌桩重力式挡墙(6排水泥搅拌桩加加固墩)的支护型式;
④基坑的东南侧、北侧(1-1剖面)采用土钉墙结合井点降水作为支护型式,基坑开挖的出土口采用6排水泥搅拌桩结合土钉墙的加固型式;
⑤电梯井坑中坑的支护型式采用三排水泥搅拌桩的支护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