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施工准备 2
2.1施工准备 2
2.1.1现场交接准备 2
2.1.2技术准备 2
2.1.3试验准备 3
第三章 施工部署 4
3.1建立项目管理机构 4
3.1.1项目管理架构 4
3.1.2管理职能划分 4
第四章 施工总体方案及工艺流程 6
4.1 总体原则 6
4.2 施工工艺流程 6
第五章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 7
5.1 测量施工 7
5.2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 7
5.2.1 施工概况 7
5.2.2 施工准备工作 7
5.2.3 施工工艺流程图 8
5.2.4 深层搅拌桩施工方法 8
5.3 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 12
5.4 冠梁施工 19
5.5 腰梁施工 20
第六章 施工平面布置 22
6.1临时设施 22
6.2主要施工机械 22
第七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3
7.1 工期安排 23
7.1.1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23
7.2组织保证措施 23
第八章 质量保证措施 24
8.1 工程质量目标 24
8.2质量保证体系 24
8.2.1管理职责 24
8.2.2质量保证体系 25
8.2.3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5
8.2.4检验、测量和试验 26
第九章 安全保证措施 28
9.1 安全目标 28
9.2预防措施 28
第十章 雨季施工措施 29
10.1 雨季施工 29
10.2 夏季高温施工措施 30
测量施工
1、轴线定位放线
轴线定位前先精确地计算各轴线上的主点坐标,然后选用矩形正交坐标法进行点位放线。
在建筑场地附近的导线控制点安置全站仪,后视另外一个导线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由内业计算提供的测量数据为依据,用极坐标法分别标定出各轴线的中心桩,再根据中心桩用白灰画出基槽边界线,由于在施工开槽时中心桩要被挖掉,因此在槽外各轴线的延长线上设置施工控制桩,作为开槽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各轴线位置的依据。控制桩设在槽边外2-4m处,不受施工干扰,便于引测和保存桩位。基础施工完毕后,利用精密水准仪,全站仪将标高控制点,轴线投放到基础表面上,并设立建筑物高程控制点和内控轴线控制网系统,此时建筑物内形成独立系统,而外部标高、轴线控制点转换成为建筑物的变形比较系统,将作为建筑物沉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和外墙装饰墙面控制的检验基点,外部控制点须经常检验复核,保持系统的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