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编制依据 1
一、设计文件及地质资料 1
二、技术标准 1
第二节 工程概况 1
一、工程简介 1
二、基坑支护设计情况 1
三、地质条件 2
四、场地条件 4
第三节 施工部署 5
一、施工程序整体设想 5
二、施工准备工作 5
第四节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
一、搅拌桩工程 6
二、旋喷桩工程 7
三、土方工程 7
四、喷锚支护工程 10
五、基坑监测工程 11
六、基坑应急救援预案 12
七、基坑降排水工程 13
第五节 施工进度计划 15
第六节 施工平面布置图 16
第七节 资源配置计划 17
一、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17
二、劳动力配置计划 18
第八节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9
一、质量保证措施 19
二、安全保证措施 19
第九节 项目组织架构 21
1、本工程原地面相对标高约为-1.7m,负一层底板垫层底标高-6.6m,基坑开挖深度约4.9m,围护总长度约618m。负二层底板垫层底标高-11.2m;开挖深度约4.6m,围护总长度约204m。
2、负一层地下室基坑采用单排Ф550@300搅拌桩防水,桩长度均为11m。主塔楼二层地下室基坑采用双排Ф550@400搅拌桩防水,桩长自-6.6m标高计为10m。一层地下室基坑北边线、西边线除车道外采用垂直坡面喷锚支护,其余部位采用1:1.3放坡开挖,坡面喷混凝土、打短注浆花管和木桩处理。主塔楼二层地下室基坑采用垂直坡面喷锚支护;消防电梯井深度加深位置外侧另加3排Ф550@400搅拌桩挡土,桩长自-6.6m标高计为10m。基坑底边线与地下室侧墙定位轴线间距均为1.5m。
三、地质条件
<一>、地质概况
根据地质资料显示,场区第四系土层为人工填土层(Qml)、冲积层(Qal)、冲洪积层(Qal+pl)及残积层(Q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r53)花岗岩。现按土岩揭露先后次序分述如下。
(一)、土层部分
1、人工填土层(Qml)
①-1素填土:黄红色,松散,湿,局部呈稍密状,为粉质粘土质,含少量细、中、粗砂。该层广泛分布场区,为新近填土。层厚1.00~3.8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