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编制依据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
第三章 现场地质情况 2
第一节 场地地形地貌 2
第二节 场地地层岩性 2
第三节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
第四章 施工总体部署 4
第一节 人员组织机构 4
第二节 施工目标 4
第三节 总体施工顺序 5
第四节 施工准备工作 6
第五节 测量放线 7
第六节 土方开挖 11
第七节 土钉墙支护 14
第八节 排水施工 19
第五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 24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26
第八章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9
第九章 基坑工程应急预案 32
附图 35
地层分布
据钻探取芯揭露,按不同成因类型、结构特征、风化程度(风化岩与残积土根据贯标实测击数N’划分为:N’≤30击为残积土,30<N’≤50为全风化岩,N’>50为强风化岩)等可将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分为第四系(Q)土层及基岩(γ52(3));其中第四系包括人工填土(Q4ml)、 冲积粉质粘土(Q4al)、海相沉积的淤泥(Q4m)、坡积粉质粘土(Q4dl)、残积土(Qel),基岩为燕山期侵入岩(γ52(3))地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2.2.1 第四系(Q)
1、人工填土(Q4ml):
黄色,局部褐色,稍湿-饱和,松散,属近期回填而成,土质不均匀,主要为粘性土,夹较多的碎石,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70~8.50m,平均4.69m;层顶标高:4.38~14.73m,平均9.2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