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现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现代风景园林中越来越重视植物景观的营造,园林植物对于如今趋于线条化的城市整体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林景观植物能够让我们更加明确的感受到四季的变迁以及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景观植物;园林造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历史悠久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被赞誉为地球上的“植物王国”,地球总植被资源种类拥有超过3万多种,现居世界第二。
1 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无论是传统园林还是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始终是园林追求的主题,植物是造园不可忽略的自然元素,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需要最与之相配的植物配置,不同植物的不同部分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营造出不同的风韵和环境。
园林施工不似一般建筑物那般有条有理,有规范有尺度,一砖一瓦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便可,园林施工带有一定的弹性,这是因为园林设计图中难以详细表达具体的细微的元素,例如无法在设计图里细化到某一个假山的心态,某一个植物的具体大小尺寸等,同时也是因为园林施工中所需要的植被不可能出现与设计图中一模一样的,植物形态各异,大小各异。这同时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创造性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造景需要通过不同景观植物按照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搭配假山石,营造出一种意境。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起着主导性的地位,景观植物的选取、养护、排列、组合,都直接影响着园林造景最后给人的客观感受,也直接决定着一个园林建造的好坏与否。
2 园林景观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
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园林造景中对景观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包含了以下五条。
2.1园林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突出其艺术性
园林植物造景的本意是利用植物特有的自然特点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因此,在园林造景中需要充分体现公共环境的艺术价值,充分表达出城市的艺术档次。应该合理搭配各类植物,并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来进行人工植物造景,以适应自然群落的基本需要。
2.2园林造景需要对景观植物进行优化组合
园林造景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景物在特定空间内能够营造出的气氛与环境,造景需要合理的安排景观植物之间的相互组合,相互衬托,尽可能将景观植物的最美形态,最美色彩组合展现出来,实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以及生态学的统一性,带给人不同层次的风韵美的感受。
2.3园林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充分凸显地域特色
园林造景实际上是城市的一张自然名片,是反映一方水土特色的平台,因此,园林造景需要尽量选取本地的特色植物,进行综合设计。
2.4园林造景对于景观植物的利用需要严格依据生态学原理
环境温度、水分及土壤等环境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植物的正常发育状况,它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相互制约,需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特性结合实际环境进行配置。
2.5园林景观造景需要协调对比
有机结合自然元素和文化背景。园林造景需要有较好的协调性和对比性来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底蕴,满足本地居民的观赏需求。
3 园林植物造景中景观植物的运用手法
一个视觉效果良好、广受人民赞美的园林,需要有好的植物造景应用方法。在结合了古老历史的园林艺术以及新潮文化的当今社会,在园林造景中需要合理利用景观植物的特点,并熟练掌握不同的运用手法。
3.1园林造景需要因地制宜
进行合理的布局。在配置植物种类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形态,色彩是否与园中建筑风格相协调。
3.2园林造景需要时刻注意选用的景观植物的季节变化
造景需要注意这些动态因素,突出一季景观时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兼顾其他三季,避免单调和雷同,以实现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真实感受为目的。
3.3园林造景需要对景观植物进行有层次
有主次的利用。园林造景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群落稳定性问题,对所选景观植物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行精心搭配达到一定的层次,使园林植物群落展现出最好的艺术效果。
3.4园林造景中应该优选本土植物景观进行生态配置
3.5在配置园林景观时应结合不同植物不同色彩实施混合成片栽植
应以三原色为基础调整至不同比例的丰富色彩,结合色彩配合组合景观植物的图案。
以中山火炬开发区城市公园为园林造景来说,是一项十分成功的园林造景案例。在该项园林造景工程中,得能湖公园是作为开发区内面积较大的公园,植物种类运用的不多,但量大,以大王椰(本土热带植物)、垂柳、落羽杉作为公园主要色彩基调来搭配全园景观,在水面景观运用荷花及睡莲,来呼应水边的景观亭和桥,简单而又利落,互相呼应。在张家边公园造景过程中,保留了当地原有的植物种群,并加以改造,植物群落丰富,层次结构完整,有桑科榕属的乡土种类以及小乔木、灌木以及草本地被,以植物来分隔空间,对优秀群落重点养护,对不良个体进行调整,使整个公园显得幽静。严格按照造景的要求和方式,将公园建设成具有多层次,色彩丰富,贴近自然的公园。
4 园林造景中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一些景观效果不好的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4.1乔、灌、草搭配不当
在系统内,乔、灌、草科学搭配,比例得当,偏重于任何一方都会影响景观效果和系统功能,由于现代园林绿化偏重于单一的艺术感觉,有的园林绿地配置组成系统相对单一,更有甚者,绿地草坪面积达90%以上。
4.2土质太差
导致景观植物生长不良。有些绿地,由于原地貌不适于造景的需要,必须深切或填高。经过一番土木动工后,原有的土层遭到破坏,必要元素稀缺,土壤营养缺乏,透气性差,已经不适合植物栽培。实际移植景观后,造成了景观植物的不良生长,从而弱化了景观植物的观赏性。
4.3光照不足
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光合作用是某些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阳性植物和阴性植物对阳光的需求性也有很大不同,而一些园林绿地中,没有很全面的考虑到植物的不同特性,导致一些植物生长不良。
4.4乔木树苗截头
小树冠与整体不协调。在乔木采集配置过程中,为了保证乔木的成活几率,会将原有完整树冠毫无保留地截去,留下独立主干,虽然经过恢复培养,但往往只能得到较少的冠量。
以深圳梅林公园景观造景为例,该公园在景区搭配方面尽量根据自然条件来改造,合理按照该地区的土壤特质,将乔木、灌木以及林下草本按照最合理的比例调整构建,筛选出适于林下荫生环境的植物如灌木金山棕、孔雀木等置于古荔林下,而对于靠路边的林下则配置吉祥草、土麦冬等地被耐荫植物。达到竖向上有高低之别,平面上有疏密之分,体量上有大小相嵌,整体上变化中求统一,乔、灌、草比例适当。
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设计者要根据现场光照强度的大小决定采用阴性或耐荫植物,避免追求统一而不考虑生存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次,需要规范园林施工程序,保证施工质量,需要特别注意理解设计构思,采用规格苗木,保证栽植质量,对栽植地的土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对栽培植物进行良好的科学修剪,保证苗木的整体配合度。最后,需要科学维护绿地,并且最大限度发挥绿地功能。在后期管护中,要把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灌木的修剪和花境花坛的更新。
总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进行种园林造景时,应运用景观植物形态、质感、色彩这三个自然特征的统一原理,精心设计,合理规划,创造出内容丰富、和谐优美的园林绿化景观,在施工时期和后期维护都注意从整体到局部的细微变化,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尽可能的最大化展现园林绿地的美感。
参考文献
[1] 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