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岸工程的常用材料有:
- 块石护岸:这是护岸工程大量采用的结构,具有就地取材、施工简易灵活、适应河床变形、能分期实施、逐步加固等优点。工程的上部护坡及下部护脚均可采用块石。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护坡多用浆砌石及干砌石,护脚采用散抛石(图2),坡度为1 ∶2.5~1 ∶3.0。断面由脚槽、坡面、封顶3部分组成,护坡厚度0.3~0.4m。垫层起反滤作用。护脚抛石厚度在0.6~1.0m,稳定坡不陡于1 ∶1.5,有的加固到1 ∶2或更缓。抛石范围一般已达到1 ∶3~1 ∶4的床面处或达到深泓处。近岸平均流速3m/s,采用块石粒径一般为0.2~0.4m,块石重20~50 kg。
- 抛石护岸:这是一种传统的护岸形式,其块石有强大的密实性及透水性,对波浪、水流的冲击有消能作用,对岸滩的稳定有加固作用。同时,由于抛石在水中可以浸润沉淀和由波浪磨擦消耗部分能量,可以减轻块石护岸对河床的冲刷。
- 预制混凝土板块护岸:这种护岸形式具有整体性好、板块间空隙可植草绿化、利于冲刷防护的优点。但预制混凝土板块受气温影响大,且需要大量的模板和施工设备,施工条件要求高。
- 钢筋混凝土板块护岸:钢筋混凝土板块护岸是在抛石护岸或混凝土预制块护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岸结构。它是将混凝土预制块或现场浇注的钢筋混凝土板直接铺设在坡面上形成护岸,既解决了板块受气温影响大的问题,又克服了现场预制构件拆装、运输困难等弊端
- 复合土工织物护岸: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柔性护岸材料,它是用聚酯纤维等材料做增强材料,经特殊加工编织而成的网垫与土工布复合而成的一种三维结构体。它除了具有土工布所具有的过滤、排水、加固功能外,还对土体存储荷载,限制土体变形,增强提高土体承载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