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在近些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渠道滑坡是比较常见的施工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本文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渠道滑坡的成因分析,提出了相应问题的防治措施,以期更好的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 渠道滑坡成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水利工程渠道滑坡会降低工程质量,损坏工程性能,影响农田灌溉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中,一定要重点做好渠道滑坡问题的防治,尽可能的采取措施控制渠道施工质量。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原因很多,如土壤结构差、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边坡滑动加大等。工程建设企业需要强化对于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成因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加强改进与完善,以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一、水利工程渠道滑坡概述
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工作中,坐落于工程主体结构上方的输水渠道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滑坡现象。这一问题的出现造成了整个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发挥,降低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益,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而渠道又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只有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渠道滑坡处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灌溉功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渠道工程滑坡原因
1、渠线经过地段的土壤结构差,地质条件差。比如某些地段存在弱土层、断层、风化土层,施工运行中一旦出现问题,滑坡现象便接踵而至。
2、施工改变了滑带土的形状,导致渠道的滑阻力受到影响。比如渠道施工期间破坏了土结构,使地下水位发生了变化;或者地表水出现下渗、溶蚀等问题。
3、增加了滑力的同时,减少了渠道的抗滑力。这一情况如果加重,渠道的滑带土结构会受到严重破坏,然后引起渠道滑坡。
4、施工方法使用不当造成滑坡。渠道施工方法不当不仅会影响渠道质量,还有可能造成渠道滑坡,严重破坏渠道的性能。此外,施工期间未做好新、老土的结合处理,也会导致渠道在运行期间出现滑坡现象。
三、渠道的滑坡处理
1、砂砾石换基。
处理渠道的地基土,用非膨胀性材料如砂砾石材料置换一定厚度的膨胀性比较敏感的地基土,以减少膨胀变形。换填的厚度取决于土质、地下水埋深及渠道上不同部位。土质条件较差,如遇到软弱土层、断层等,地下水愈浅,需要的换填深度愈大。砂砾石是一种良好的,可用作垫层比较好的材料。
2、排水导渗。
地表水以及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滑坡体重量增加,滑动力加大,同时降低了滑动面上土层的内摩擦力。因此,排除地表水,疏干地下水是整治滑坡的首要措施。对于地表水,以拦截旁引为主,即采取层层修建拦水沟、排水沟的方法排水,要注意拦水沟、排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滑坡体内的地表水不渗入滑坡体内,当然为了使得滑坡体内的地表水不下渗,还应当对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对于地下水,可用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于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水方法。
(1)地表排水:排除地表水是整治滑坡不可缺少的辅助措施,而且应是首先采取并长期应用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拦截、旁引滑坡区的地表水,避免地表水流入滑坡区。修筑截水沟时,要注意截水沟的深度和质量,力求做到滑坡体外的水不再渗入滑坡体内。对滑坡范围以内的地表水,应以防止下渗和引出为主。首先要把滑坡体内的多种裂缝回填夯实,防止地表水继续下渗,然后利用滑坡范围内的自然排水沟或新建的排水沟,把地表水迅速汇集排出滑坡体外。
(2)地下导渗:为了防止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渗入滑坡体内,常用设置截水盲沟,将地下水导出滑坡体外。对滑坡外的排水,可以在坡面砌筑多种形式的导渗沟,或采用干砌石护坡,水泥砂浆勾缝,底层设导滤层或排水管。
(3)防止水下渗:对滑坡体大,又是深层的,无法治理,建筑物无法避开滑坡体,就采用减少地表水及杜绝渠道下渗水入渗,采用滑坡体上设排水沟,渠道水用钢管过渡。
3、削坡减载,支撑抗滑。
采用削减渠道边坡的方法支撑抗滑。渠道外侧滑坡时,将上部削下的土体反压在坡脚达到稳定滑坡的目的。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和挡墙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对于浅层滑坡采取“削坡减载”的方法。减小引起滑坡的滑动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削坡减压后仍不能达到稳定滑坡的同时,常采用减压与支挡相结合的处理措施。在渠道已经塌方或将要塌方的地段,如受地形限制,单纯采用削坡方量很大的,则可根据具体条件,可因地制宜,采用浆砌石挡墙、干砌护坡、抗滑桩等多种护坡措施来加固坡脚。对渠道上侧滑坡可采用削坡减载、建重力式挡墙的办法处理。
4、暗涵和渡槽。
当地质条件差,坡又陡峻,或渠段穿过覆盖很厚土质层,岸坡难于稳定而出现严重滑坡时,可考虑将原有明渠段改为暗涵或埋管形式较为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工程量。埋管也可以采用倒虹吸的形式。水利工程渠道常在陡峻的边坡上开渠,往往容易产生岩体崩塌。因限于地形条件,要维护渠道稳定十分困难,有时可采取改建渡槽输水。
上述是渠道滑坡常用处理措施,滑坡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单独或综合采用。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施工简单,彻底整治。
四、渠道滑坡防治措施
1、渠道滑坡防止应从设计规划入手,摸清渠线地质结构情况,避开地质不良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切实可行工程措施以予防止。选择合理渠道结构和边坡,确保渠道稳定安全。
2、施工阶段,开挖坡度应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对设计边坡过陡给予修正,确保边坡稳定。对施工中发现可能滑坡的地段要及时处理,减少损失。
3、在渠道日常维护管理中,渠道应严格控制在正常水位运行,要加强渠道巡视检查,检查排洪设施是否运行正常,渠道杂草淤积要及时清理,对局部渗漏破坏和集中漏水,应查明原因,堵死通道,做好渠道防渗处理。对于渠道裂缝,应查明裂缝类型并进行处理。对不太深的表层裂缝可采用开挖回填的办法处理,对较深的内部裂缝可采用灌浆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渠道滑坡是渠道工程运行使用中的一种常见水毁形式,对渠道灌溉性能有严重影响,所以强调在渠道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渠道滑坡处理。实际处理时,可以只采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时采用几种方法,实施综合治理。笔者认为,排水措施是渠道滑坡必须重视的问题,不论渠道滑坡的程度有多严重,首先考虑的必须是排水,只有做好了排水,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渠道工程的性能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郝瑞玲.水利工程项目渠道滑坡的原因与治理方法探讨[J].北京农业,2013, (30).
[2] 李昌谦.水利工程渠道滑坡的施工及质量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3,(29).[1] 张自光.四川省都江堰市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与稳定性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8).
[2] 孙法德.黑龙江省岩土体滑坡成因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03).
[3] 刘忠忠.关于某处滑坡的岩体稳定性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06).[4] 石豫川,巨能攀.新店子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 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