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暖通工程 » 暖通施工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1-12-2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457 KB
  • 资料分类:暖通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锅炉设备检修工艺规程
本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具有中间夹弄门型布置,锅筒中心标高为42750mm,布置于炉前距前水冷壁中心线2660mm处,采用四根Ф419×40mm的大直径下降管。炉膛由密封性能较好的Ф60×7光管(20G)焊扁钢(20)组成膜式水冷壁。外面敷设保温岩棉和金属护板,炉膛截面深×宽=8840×9600 mm,宽深比为1.085,燃烧器采用直流、四角切向燃烧布置。
炉膛后墙上部出口处按烟气流向分别布置六片前屏过热器,节距1350 mm,每片28根
Φ38×4.5管子,其后布置十四片后屏过热器,节距为630 mm,每片12根Φ38×5管子,高温对流过热器,布置在折焰角的斜坡上方,共104排,每排3根Φ38×6管子,低温过热器由侧墙、后墙及炉顶包履管组成,侧墙共114+123根Φ38×4管子,后墙及炉顶包履共211 根Φ38×4管子,炉顶包履管前段为Φ38×5管子,再热器分高、低温二级,分别布置于水平烟道及尾部烟井。整台锅炉受热面采用前吊、后吊、搁相结合的方式。后烟井深度为7500 mm,其上部由隔墙省煤器分隔成主烟道和旁路烟道二个烟道,主烟道设置低温再热器,旁路烟道设置旁路省煤器,低温再热器受热面重量通过悬吊管,由炉顶钢架承受,受热面向下膨胀。
省煤器由旁路省煤器、隔墙省煤器和置于后烟井下部的主省煤器三部分组成,旁路省煤器搁置在隔墙省煤器上,隔墙省煤器为悬吊式,主省煤器则由三根钢架支撑,搁置在水泥构架梁上。在主省煤器周围为悬吊式框架炉墙,其下方与固定灰斗交接处,布置了迷宫式沙封结构,以补偿吊与搁之间的相对位移。二台容壳式预热器直接安装在9米运转层上,由水平烟道连接,布置在尾部烟井的后侧,后烟井周围均有管子包复,外面敷设炉墙保温和金属护板。除尾部预热器、烟风道、灰斗及主省煤器和出渣设备外,锅炉的全部受热面均悬吊在炉顶钢架上,受热面均作向下自由膨胀,炉顶钢架通过K1、K2、K3和K4混凝士构架把荷重传递到锅炉基础。
锅炉主蒸汽采用一、二级喷水减温,再热器采用烟气挡板作温度调节。再热器进口处设有事故喷水装置作为非正常工况时的降温措施,低温再热器与高温再热器之间设有微量喷水,锅炉负荷在70%~100%范围内运行时,上述的调温装置可以维持一、二次汽出口温度为额定值。
炉膛四周布置16只伸缩旋转式电动吹灰器,两侧墙前后墙各4只,对流过热器前布置4只长伸缩旋转式电动吹灰器,两侧各2只,上下两层布置,吹灰器可以遥控,可以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