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暖通工程 » 暖通施工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1-11-1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 MB
  • 资料分类:暖通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1. 采 暖 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1 ) 当 采用不带喷雾的轴流式通风机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符合下列规
定:轻作业:2-4m/s;中作业:3-5m/s;重作业:5--7m/so
(2 ) 当 采用喷雾风扇进行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风速应采用3-5m/s,雾滴直径应
小于l00tcmo
(3 ) 系 统式局部送风,送到人体上的有效气流宽度,宜采用lm;对于室内散热量小
于23W/m2的轻作业,可采用0.6m .
(4 ) 吊 扇叶片距地面不应小于2.3m,距顶棚不应小于0.25D (D为吊扇叶片外缘直
径)。吊扇应布置在其服务区域的中心。
(5 ) 机 械送风系统进风口位置,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点,应尽量设在排风口的
上风侧且应低于排风口,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2m,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
不宜低于lm.
(6 ) 当 发生事故向室内放散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和蒸气时,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地面
以上0.3---1.Om处;放散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设在上部地带,且对
于可燃气体和蒸气时,吸风口应尽量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得大于0.4m .
(7 ) 事 故排风的排风口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事故排风的排风
口应高于20m范围内最高建筑物的屋面3m以上, 当其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
小于20m,尚应高于进风口6m以上。
(8 ) 直 接布置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面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直接布置在其他类
生产厂房内的排除有爆炸危险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通风机和电动机及调节装置等均应
采用防爆型的,且通风机应直联。
(9) 排 除 有爆炸危险物质的风管不应穿过防火墙,其他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如必须
穿过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其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
材料。风管穿过处的空隙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
(10 ) 一 般送排风系统的风管漏风率为10%,除尘系统的漏风率为10%一15%0
(1 1) 一 般生产厂房的机械通风系统,其风管内的风速按表29-1-1采用。
(12 ) 室 内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值不应大于50Pa.
(13 ) 送 风口的出口风速应根据送风方式、送风口类型、安装高度、室内允许风速和
噪声标准等因素确定。消声要求较高时,宜采用2-5m/s,喷口送风可采用4-10m/so
(巧 ) 当 设置两台或两台以上氟利昂压缩式制冷机时,各台的制冷剂管道不得连通。
(1 6} 制 冷机突出部分与配电盘之间的距离和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制冷机突出
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 .
(1 7) 下 列制冷设备和管道应保温:
1) 压 缩 式制冷机的吸气管、蒸发器及其与膨胀阀之间的供液管;
2) 澳 化 锉吸收式制冷机的发生器、溶液热交换器、蒸发器及冷剂水管道;
3) 蒸 汽 喷射式制冷机的蒸发器和主喷射器头部;
4) 冷 水 管道和冷水箱;
5) 制 冷 设备的供热管道和凝结水管道。
(1 8) 设 备和管道保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保 温 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2) 保 温 层的外表面应设隔汽层;
3) 管 道 和支架之间应采取防止“冷桥”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