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此处与龙溪大道一致,车站主体位于规划60m宽的龙溪大道南侧地下。
冷却水塔建筑面积:107.2平方米,安全出口建筑面积:40.4平方米,B端二号风亭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位于12轴至25轴之间位置,在车站南侧。与本出入口相接的车站主体结构已经施工完成。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位置下无管线埋设。
2.1 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总平面图
2.2地质概况
结合地质图纸和车站基坑开挖的实际判断,安全出口、冷却塔及B端2号风亭主体位于淤泥质粉细砂、粉细砂层<2-2>,土层厚度0.90~8.10m,平均3.89m,大部分孔段分布,为富水性较好,透水性中等地层。
上部为人工填土层,局部为杂填土,呈灰褐色、灰黄色、杂色等,该层层厚2.50~4.2m,平均厚3.2m。
下部为<2-2>粉细砂层,深灰、灰黑色,以粘粒为主,含有机质,略具腐臭味,土质细腻,含大量砂土。该层层厚0~3.40m,平均1.7m。
再往下为<5-2>硬塑、中密状残积土层; <7>强风化岩带;<8>中风岩化带。<5-2>层层厚0~3m,平均1.2m;顶面埋藏深度8.10~11.50m。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岩体裂隙较发育或稍发育,岩芯较为破碎,含有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且富水性极不均匀,为富水性较弱,弱透水地层。
本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系砂层潜水及基岩风化层中的裂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