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设计为双线分离式隧道,其中左隧道全长625m,右隧道全长567m,左、右隧道起讫里程分别为:左线K50+055~K50+680,右线K50+113~K50+680。隧道右线4m明洞,起讫里程K50+113~K50+117,明洞开挖、防护由上到下逐步进行,边开挖边防护,开挖边坡坡率为1:0.75,采用喷锚防护形式,20MnSiΦ22砂浆锚杆间距1.2×1.2m,长度L=3.5m,梅花型布置,C20喷射混凝土厚度10cm,挂φ6钢筋网(20×20cm)。明洞衬砌采用C25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60cm。
2、技术标准及特点
①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②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③隧道主洞建筑限界:净宽10.25m(2×3.75 m行车道+0.5 m左侧向宽度+0.75 m右侧向宽度+2×0.75m检修道(含0.25m余宽)),净高5m。行人横洞建筑限界净宽2.0m,净高2.5m。
隧道路面横坡:单向坡2%(直线段)
二、施工场地布置
1、临时便道
本工程业主提供一条便道与隧道洞口底标高相差比较大,约有12米左右,而且该便道左侧山坡度很陡,上部岩层比较破碎,为便于施工,经理部重新更改便道,将原便道降低标高,同时对坡面破碎岩体进行处理。便道宽5m,每200m修建一个车辆交会平台。便道下铺30cm片石,上铺10cm碎石。
2、施工场地布置
考虑隧道洞口附近场地狭小,在结构物处向征地红线外临时征用部分地,在隧道进口处设25m3/h搅拌站一座,水泥库一座,空压机房一座。在搅拌站内设砂石料场,尺寸为10×30m,地面用C15砼15cm厚进行硬化,砂、石料间采用C20混凝土墙25cm厚进行分隔。同时修建好通往弃土场的运输便道。具体详见“双潭隧道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
1、洞口及明洞施工
明洞施工的主要工序如下:洞顶截水沟 洞口段开挖 边坡、仰坡临时防护 非核心土部分开挖成洞面 暗洞的超前支护 明洞段衬砌 明洞段临时回填。
洞口段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测设边坡、仰坡边线。先施作仰坡顶及边坡顶的截、排水沟。边仰坡开挖自上而下作业,左线进口边坡坡率为1:0.75,右线边坡坡率为1:0.75。开挖完后,及时施作洞口路基段排水沟工程,使仰坡顶、边坡顶排水、截水设施与洞外路基排水系统相通。
双潭隧道进口左线地质条件较差,洞口采用明洞暗做,回填反压直接进洞的方案;隧道右线进口地形较好,设计为4m明洞。
洞口施工采取长管棚+护拱支护后(详见长管棚支护施工图)开挖,洞口开挖由上至下,边开挖边防护,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人工手持风镐开挖,当使用风镐开挖困难时,采用光面预裂小爆破开挖。
明洞衬砌为C25钢筋砼整体式结构(详见图\明洞衬砌图)。明洞衬砌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防水层,分层对称回填明洞上部土方,附属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