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布设有两座隧道,分别是陈家山隧道(后半段)和索池隧道(前半段)。
1、陈家山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位于甘肃省成县苏元乡董家坝村东侧。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130-ZK4+725,全长595m,属于石质中隧道。右线起止桩号为YK4+512-YK5+740,全长1228m,属于石质长隧道。左线纵坡-2.8%;右线为-2.6%。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本合同段隧道范围为右线YK5+120-YK5+740,长620m,左线ZK4+400-ZK4+725,长325m,左右线总长为945m。
2、索池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位于甘肃省成县苏元乡杜家湾村东侧。隧道左线起止桩号为ZK8+883-ZK8+725全长1842m,右线起止桩号为YK10+908-YK10+698,全长1790m,隧道纵坡均为单向坡,左线纵坡-0.5%;右线为-0.55%。属于石质长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端墙式洞门。本合同段隧道范围为右线YK8+908-YK8+800,长892m左线ZK8+883-ZK9+800,长917m,左右线总长为1809m。
2、 地形、地貌
隧道区属于构造侵蚀低中山区,海拔在990-1320m。地形起伏大,基岩冲沟发育,隧道进出口段位于甘沟子左右两岸山体坡角处,进出口自然坡高在30-90m, 坡度约30-45 o;出口端坡高在25-70m,坡度约20-30 o。洞身位于基岩山体。山体顶部覆盖黄土,局部已被人为改造为耕地。
3、地层岩性
根据勘察资料,隧址区出露地层岩性:
石炭系(C)砂岩、灰岩:该套地层在左线隧道出口甘沟子沟底出露,岩性主要以中厚层夹薄层灰岩为主,局部夹页岩、砂岩、多属于较坚硬岩。
上第三系(N)红色砾岩、砂砾岩夹泥岩:遂址区广泛分布,该地层岩性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下部(N1)为红色砾岩、砂砾岩夹砂岩、泥岩,以砾岩为主,磨圆较差,多角砾状,多为基地式胶结,泥铁质胶结较好;上部(N2)为紫红色粉砂之泥岩、页岩、砂岩、砂砾岩、砾岩夹灰白色疏松砾岩分布,多为泥铁质胶结,胶结较差岩层产状近于水平,140-220 o﹤3-13 o。
山体上部覆盖灰黄、土黄色黄土,厚度随地形变化较大,约2-60m。
隧道洞身主要通过第三系上新统(N2)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呈夹层,以砾岩、泥岩为主,层厚0.5-1.5m不等,以中厚层为主,岩层产状平缓,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以层面裂隙为主局部互相切割使岩体较破碎,对围岩的稳定不利,经声波测试岩体波速2430-3870m/s,平均值3020m/s,完整性系数kv=0.73,岩体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