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土质及风化岩质路堑施工技术交底书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2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土质及风化岩质路堑施工技术交底书
内容:路基岩溶注浆施工
一、施工准备
1.开挖前技术人员应先检查坡顶、坡面,并对危石、裂缝或其他不稳定情况妥善处理。
2.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建筑物、障碍物及池塘、坑穴等进行调查;对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管线、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改。对路堑顶面近处的池沼、湖泊及水田等应做好调查,确定是否影响边坡的稳定,必要时做好处理。
二、施工工艺
1.施工测量
在施工现场附近布设临时水准点及控制点,并报监理审批。作业前按照实测标高进行中线和开挖线的测放,随着开挖,每挖深3m测放坡脚,以控制边坡的坡度。现场技术人员要随时采用坡度尺对边坡坡度进行核对。在开挖距设计高程0.3m时要测放出一段标准断面以控制施工,防止超挖。
2.防排水设施修筑
路堑开挖前,先进行堑顶天沟、截水沟的开挖及砌筑,按照“永临结合”的原则对临时排水设施进行规划完善,避免雨水冲刷边坡、浸泡边坡坡脚。
3.路堑开挖施工
路堑开挖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的作业方式,靠近基床底层表面及边坡辅以人工开挖。
路堑挖方采用横向台阶分层开挖,深挖路堑采用“横向分层、纵向分段、阶梯掘进”的方式施工;合理安排运输通道与掘进工作面的位置及施工次序,做到运输、排水、挖掘、防护互不干扰,以确保开挖顺利进行。
按设计边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方式,开挖面中心保持不小于4%的排水坡,严禁积水。
深挖路段分层施工。路基防护、排水工程与路堑成型协调实施,深挖路堑开挖一阶防护一阶,与路基成型平行流水作业,并紧随路基尽早完成。
4.边坡清理
1)正确标示出边桩连线,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纠正偏差。
2)坡面应平顺,无明显的局部高低差及浮石、碴堆、杂物等。
3)边坡上出现的坑、凹槽应嵌补平整。
4)每段开挖工作完成后,对边坡进行及时防护。当防护不能紧跟开挖进行时,要暂时留0.15~0.3m厚的保护层,待做护坡时再刷坡。
5.弃土外运和堆放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弃土场集中堆放,按弃土场边线采用推土机进行分层摊铺和压实。弃土场堆积完成后,对弃土场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防护,确保土体的稳定和绿化。
6.基底整平
路堑施工接近堑底时,技术人员测放中边线和标高控制桩,按基床底层底面高程采用推土机将凹凸不平处进行平整,压路机压实。
7.地质核查
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底面设计标高时,进行地质核查,与设计资料对比。如现场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处理;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床底层上部的填筑施工,其施工方法见路堤基床底层填筑施工。路堑地段的附属工程及时施工,并紧随路基成型尽早完成。
三、质量控制措施
1.路堑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做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
2.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每开挖一层对边坡坡度进行一次校核,及时进行刷坡。雨季施工边坡坡度预留30 cm,其余季节15 cm。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的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
3.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刷坡修整要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嵌补平整。
4.当开挖接近路堑换填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测量开挖面标高。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
四、质量验收标准及方法
1.采用机械开挖应保证开挖面完整平顺、无危石和坑穴。边坡坡面应平整且稳定无隐患,局部凹凸差不大于15cm。边坡防护封闭无变形、开裂。
检验数量: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2个断面。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2.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纵向、水平分层开挖,纵向坡度不得小于4%。
检验数量:每开挖层每100m检查3点。
检验方法:观测、水准测量。
3.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核对路基面和边坡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当与设计不符时,应提出变更设计。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当与设计不符时,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认。
检验方法:对照设计文件核对并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