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喷射砼施工
4.1.1 施工准备
1检查机具设备和风、水、电等管线路,并试运转:
2用高压风、清理岩面,清除受喷面上的浮尘、岩屑,以提高喷混凝土的附着力。
3设置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一般采用埋设钢筋头做标志。
4对有涌水、渗水或潮湿的岩面喷射前应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小股水或裂隙渗漏水宜采用岩面注浆或导管引排后再喷射混凝土;大股涌水宜先进注浆堵水。
5当岩面有较大凹处时,应先将凹处喷平。
4.1.2 湿喷工艺按图4.1-1、4.1-2流程进行。
4.1.3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混凝土宜采用自动计量配料、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
4.1.4 喷射混凝土系统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采用生产能力不小于5m3/h的喷射机作业;允许骨料最大粒径为16mm;密封性能良好,输料连续均匀。
2混凝土输料距离:水平方向不小于30m,垂直方向不小于20m;
3 速凝剂的掺量不宜大于水泥用量的5%;喷射砼的初凝及终凝时间应分别不得大于5min及10min的要求。
4.1.5 喷射作业基本要求:
1喷射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的强度、厚度及其与岩面粘结力要求。
2初喷混凝土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复喷应根据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和循环长度分层、分时段进行喷射作业。
3仰拱设计有喷射砼要求时,在开挖、清理完成后,及时初喷混凝土进行封闭,在钢架、锚杆安装完毕后再按要求复喷至设计厚度。
4喷嘴宜与受喷面垂直,其间距宜为1.5~2.0m;喷嘴应连续、缓慢作“s”形移动,喷层厚度均匀。 拱部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大于10cm,墙部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大于15cm。
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喷射砼终凝后超过1小时,进行二次复喷,必须对受喷面采用高压风进行清理。
5喷射在岩面上的混凝土表面应无滑移下坠现象。当表面有松动、开裂、下坠、滑移等现象时,应及时清除重喷。
6喷射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回弹率和实际配合比。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侧壁不应大于15%,拱部不应大于25%。
7在喷射侧壁下部及仰拱时,需将上半断面喷射时的回弹物清理干净,防止将回弹物卷入下部喷层中形成“蜂窝”,而降低支护强度。
8拌制好的喷射砼料运至施工现场后,必须倒入有围护的料斗中,严禁散放,以免受到污染;回弹料严禁二次使用。
9 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喷射砼结束后3小时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喷射砼结束后2小时应采用高压水进行喷洒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