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5标段新天心山隧道进口隧道DK253+840~DK256+094段施工范围内的明洞、缓冲段及洞内二次衬砌的施工。
二、设计概况
2.1.工程概况
新天心山隧道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及小池镇境内,进口位于大池镇大东坑村,出口位于小池镇南山村,起点里程DK253+840,终点里程DK258+348,全长4508m。隧道洞身最大埋深367.52m,洞身最浅埋深为65.72m。隧道进出口均有乡间便道,交通较为方便。
既有天心山隧道在K273+062里程处与新天心山隧道交于DK256+305里程,交角为10°22′19″,新天心山隧道DK256+305里程内轨顶面标高为538.071m,既有天心山隧道K273+062里程内轨顶面标高为490.34m,新天心山隧道与既有隧道内轨顶面高差约为47.731m。
2.2.隧道正洞主要施工方法
初期支护变形收敛后要及时敷设防水卷材并安设防排水管,采用整体模板台车及时进行二次衬砌、砼运输车、输送泵等机械化配套施工。
采用整体液压钢模衬砌台车施工,一次衬砌长度12m,按先墙后拱的顺序浇灌混凝土,确保拱部混凝土密实;紧急停车带加宽段等特殊断面衬砌段采用大块钢模简易台车施工。混凝土施工采用设置自动计量拌和站集中生产,二次衬砌砼采用砼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动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
衬砌施工前首先施作防水层,然后衬砌台车定位,再安装橡胶止水带及堵头板,经检查合格后灌注混凝土,之后进行混凝土养护,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拆模移走,并对模板进行清理和涂脱模剂,再进行下一循环混凝土施工。
每12米设置1道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或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沉降缝在明暗交接里程处设置,采用背贴式橡胶止水带及钢边止水带布置。
在砼浇筑过程中,派专人观察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留空洞的情况,当发现变形位移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拱顶预埋压浆管,衬砌后拱顶作注浆处理,确保拱顶砼密实。
边墙和拱脚部分的混凝土振捣作业:利用作业窗口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捣固;拱顶可使用附着式振动器进行振捣。
三、二次衬砌
3.1.二次衬砌总体施工
3.1.1总体施工方案
(1)主洞二次衬砌
a)主洞二次衬砌均采用12m的整体式模板台车,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合提供,混凝土罐车采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8~12m3)运输,输送泵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我公司为本合同段的全断面二次衬砌设备下页图所示。
b)二衬前做好防排水设施的施工,采用防水混凝土,确保衬砌结构100年使用要求。
c)二衬钢筋绑扎利用挂防水板的简易台车。
d)隧道在初期支护后及时施工仰拱,仰拱施工后采用仰拱桥。
e)采用地质雷达进行二次衬砌背后密实度检测。
(2)综合洞室二次衬砌
综合洞室二次衬砌施工模板采用钢模板+型钢衬砌拱架+内支撑组成的衬砌台架施工。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型钢拱架为I20弯曲加工而成,内支撑采用型钢竖撑和横撑组成的简易台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