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长隧道I线(右线)YDK176+000~YDK177+000和YDK174+000~YDK174+650段1650m开挖、衬砌及整体道床工程;II线(左线)出口DK183+185~DK176+500和DK175+084~DK174+000段7769m平导和DK183+185~DK172+463段10722m扩挖、衬砌及整体道床工程。
2)辅助坑道
II线(左线)隧道分别在DK182+900、DK180+300和DK178+300处设横洞、12#和10#斜井。横洞长294.83m,坡度+3‰,与正线夹角42°40′34″;12#斜井长342.51m,坡度35%,与正线夹角30°;10#缓坡斜井长1640.79m,最大坡度13%,与正线夹角32°37′06.6″。
3)洞门及洞门附属工程
乌鞘岭特长隧道II线(左线)隧道出口端(DK183+185~DK183+195)洞门及洞门附属工程(以I、II线间的中线为界)。
4)弃碴场
乌鞘岭特长隧道II线(左线)隧道出口端、12#斜井、10#斜井弃碴场处理(包括挡护工程、场地平整、绿化、复垦等)。
1.2 工程简介
1.2.1工程概况
兰新铁路兰州~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线线路起于兰州西站,沿黄河二级阶地西行经河口南站跨黄河后溯庄浪河而上,在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站与龙沟车站之间以特长隧道穿越乌鞘岭后沿龙沟河、庄浪河而下,进入河西走廊与既有线并行引入武威南站。
1.2.2设计概况
乌鞘岭特长隧道位于既有兰新线兰武段打柴沟与龙沟车站之间。设计为两座单线隧道,右线长20050m,左线长20050m,线间距40m,两座隧道线路纵坡相同,主要为11‰单面下坡,右线隧道较左线隧道高0.56~0.72m。隧道进口位于天祝县打柴沟镇赵家庄附近,地形开阔;隧道出口位于古浪县龙沟乡的沙沟台,地形较狭窄。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100m左右。
隧道原设计无横洞,因II线(左线)出口洞口段围岩软弱和下穿既有线施工原因,在II线(左线)出口左侧设横洞,与正线DK182+900相交,该横洞长294.83m,坡度+3‰,与正线夹角42°40′34″;
偏岔沟12#斜井全长342.51m,坡度35%,与II线相交于DK180+300,成30°夹角。
大直沟10#斜井原设计全长716m,坡度33%,与II线相交于DK178+300,成36.5°夹角。(改变为全长1640.79m,最大坡度13%,与正线夹角32°37′06.6″。)
1.2.3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国铁I级;
2)正线数目:双线;
3)限制坡度:单机6‰,双机13‰;
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40Km/h,最小曲线半径1200m;
5)牵引种类:电力;
6)牵引定数:4000t;
7)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
8)闭塞类型:自动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