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隧道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3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2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333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隧道工程爆破专项施工方案35p
高速公路TJ-1合同段,起点里程为YK0+030(ZK0+030),终点里程为YK25+591(ZK25+647),全长25.561公里,本标段范围内隧道有狮子山隧道、凹儿槽隧道、茶园隧道、齐岳山隧道以及磨盘山隧道。所有隧道均为分离式隧道,隧道净空为10.5m×5.0m,埋深50m~550m不等。隧道围岩主要以Ⅲ、Ⅳ、Ⅴ级围岩为主。隧道区属构造溶蚀—剥蚀中山地貌。地形整体呈波状起伏,K20+260附近为地下分水岭,溶沟、溶槽,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微地貌发育。
全线隧道Ⅲ级围岩地段长8455m,Ⅳ级围岩地段长6015m,Ⅴ级围岩地段长1330m。磨盘山隧道为中-强风化泥岩夹页岩,岩体破碎,岩体强度较低。除此之外,围岩为中-强风化灰岩,岩体强度较高。
2.2 工程特点
(1)本标段内隧道工程Ⅲ级围岩所占的比例比大,爆破效果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所以要严格控制爆破效果。
(2)本标段内隧道工程岩溶发育,地下水发育,有煤系地层存在,对爆破技术要求高。
三、爆破方案
3.1 爆破方案的确定
3.1.1光面爆破
在Ⅲ级、Ⅳ级、Ⅴ级围岩地段宜采用光面爆破,控制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3.1.2掏槽形式的确定
采用楔形掏槽,开口角度控制在75°左右,掏槽眼间距0.8m,距底板线0.5~0.8m布置。
3.1.3爆破器材的选择
炸药:为了保证施工安全,采用乳化炸药。
雷管:在正常地段采用非电毫秒雷管。
3.1.4循环进尺的确定
主要根据地质条件考虑,Ⅴ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1.0m以内,Ⅳ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2.0m以内,Ⅲ级围岩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5m以内。
3.1.5爆破参数的确定
炮眼直径d:选用42mm的钻孔直径。
炮眼深度L:根据围岩的实际情况确定炮眼深度Ⅲ级为2.8m,Ⅳ级为2.2m,Ⅴ级为1.2m,其中掏槽眼在其它炮眼深度的基础上加深20cm。
周边眼间距E:Ⅴ级、Ⅳ级围岩取E=35cm。Ⅲ级围岩取40cm。
抵抗线W: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取W=E/0.8:Ⅴ级、Ⅳ级围岩取W=45cm,Ⅲ级围岩取W=50cm。
堵塞长度: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
掏槽眼形式:掏槽眼采用楔形掏槽,开口角度控制在75°左右,掏槽眼间距0.8m,距底板线0.5~0.8m布置。
3.1.6 装药及连线
按照设计孔的装药量及电雷管(毫秒雷管),每段装在钻孔内采用正起爆。用炮泥塞好炮孔,为了使爆破效果均匀,可提前用竹片加工好炸药串,使炸药沿炮孔方向均匀分布。
3.1.7 起爆顺序
掏槽眼——掘进眼——二台眼——内圈眼——底板眼——周边眼,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和爆破效果及时调整炮眼深度等各种参数,使光爆达到最佳效果。
3.1.8 爆破网络
爆破振动与同段起爆的炸药量密切相关,采用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不但控制单段雷管的起爆药量,又能有效控制每段雷管间的起爆时间,使爆破震动波减少叠加。消除爆破震动的有害效应。在施工中采用孔内微差的网络起爆。周边孔采用导爆索入孔导爆。
3.1.9 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直径25mm小药卷,间隔装药;其余炮眼直径采用32mm普通药卷连续装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