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意义
哈尔滨绕城公路西段(瓦盆窑至秦家)高速公路项目是“十五”期间黑龙江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的实施能极大地缓解哈尔滨市区内紧张的交通运输局面,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和哈尔滨经济带的辐射作用。完善区域路网,提高路网功能,并改善市区内外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线路自然特征
哈尔滨绕城公路西段(瓦盆窑至秦家)高速公路项目,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26°28′~126°36′、北纬45°38′~45°52′之间,属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地带。路线起点于瓦盆窑村,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与同三公路哈尔滨至省界段交叉点,即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南段终点处,路线起点桩号为K29+278,路线终点于秦家村南侧,与黑河至大连公路交叉处,路线终点里程K66+092,路线全长36.814km。
路线位于松嫩平原松花江中游地带,地势相对平坦,海拔高度在116m—180m之间,相对高差为64m左右。地表植被多旱田、菜田,间有部分水田;松花江河滩地大部分为荒地或草地,局部有少量临时开垦的旱田。
(三)气象、水文、地质情况
1、气象
路线所经地区属大陆季风性气候,为北寒带气候条件,冬季漫长达五个月之久,春秋季节较短,年温差超过70℃,雨季集中在6~8月份。年平均气温3.6~3.8℃,最高温度35.9~36.4℃,年平均降水量445.0~523.3mm,最大冻度1.78~2.05m,地面稳定冻结期11月24日,地面稳定解冻期4月13日。
2、地质、水文情况
本项目工作位于松嫩中断(坳)陷带中的东南隆起区Ⅲ级改造单元内,东南隆起区位于松嫩盆地东南部,向南延伸到吉林境内,本区基底面貌复杂,起伏较大,有一系列斜坡、凸起和凹陷,埋深在500—3200米之间,呈北西向垅状隆起或间凹陷,向西部中内两侧隆起区顷没。区内盖层构造发育,定向性强,侏罗纪仅分布在凹隐或断陷内。凹陷内两侧隆起区一般缺少登娄库组沉积,泉头组直接覆盖基底上。
(四)工程描述
本合同段包括两座公铁立交桥,除K37+441.5桥桥台为三肋式, K63+683.7桥桥台为二柱式外,其余结构类型均相同,上部构造为简支预应力砼宽翼缘箱梁,下部结构与基础为柱式墩,钻孔桩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