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路桥工程 » 隧道工程
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14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发布时间:2014-09-19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8 KB
  • 资料分类:路桥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gc5.com
地铁隧道暗挖工程安全专项技术方案14p
广场站区间,左线起点里程:ZDK26+408.307,终点里程:ZDK27+448.000。右线起点里程:YDK26+408.307,终点里程:YDK27+448.00。左右线路均以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连接而成,左右线间距为13米,曲线段处曲线半径R=1000m,缓和曲线长45米,线路沿卓豹路(或虎泉街),到达终点光谷广场站。虎泉街两侧建筑主要是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医院、中船709研究所和民房,建筑物的楼层普遍较低,隧道在路中间下行通过,距离两侧的建筑物满足安全的要求。
名都站~光谷广场站区间线路西起名都站,沿着虎泉街向东至光谷广场站。地面起伏较大,标高为26.94~37.44m,沿线均为密集的建筑物,且管线较多,均分布于虎泉街道路两侧。区间线路平面设1个曲线段,曲线半径1000m;区间线路纵断面设人字型坡,最大坡度为5‰,最大坡长为460m。项目设计范围为名都站东端至光谷广场站西端,里程为右(左)DK26+408.307~右(左)DK27+448.000,其中右线全长1039.693m,左线全长1037.102m(含短链2.591m),线路总长为2076.795m,均为地下线路,采用矿山法和明挖法施工。其中于里程左DK26+782.000(右DK26+779.409)设置1#施工竖井及横通道;于里程左DK26+862.591(右DK26+860.000)设置区间联络通道;于里程左DK27+184.020(右DK27+184.012)设置2#施工竖井及横通道;里程右(左)DK27+406.208~右(左)DK27+448.000段为明挖段。 
3.2工程监理特点 
本区间隧道岩体较破碎,岩溶形态有溶洞、溶孔,可能发生突泥、突水坍塌事故。采取的措施有: 
(1)采用TSP203、探地雷达、超前水平地质钻探、地质素描和红外线探水等综合预报手段,准确揭示隧道掘进前方的地质状况,及时修正掘进参数,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2) 总体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早成环、勤量测、速反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该原则组织施工,根据不同的断面形式、不同地层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岩溶地段,施工中采用TSP203地质预报系统、红外线探水仪、超前钻孔等手段进行综合预报;破碎富水带采用超前帷幕注浆加固、超前预注浆、周壁注浆等手段进行预加固。 
(3)在软弱围岩地段采取开挖后,迅速初喷,然后架立钢架,施工锚杆,钢筋网,及时进行复喷,确保及时支护。喷射砼采用湿喷工艺。 
(4)做好洞口、洞顶地表、浅埋段排导系统,减少地表水渗入地层;做好隧道纵、环向排水系统,确保衬砌背后的排导系统畅通;做好防水板铺设,处理好 “三缝”防水;涌水量较大地段采用开挖前预注浆,开挖后补注浆等手段封堵 
(5)区间沿虎泉街下方穿行,行人及车流量较多,虽然实行了交通管,但是仍有运土车辆和材料车辆在上面通行,其中有段是超浅埋段覆土厚度在5.4~8.3米,施工危险系数较大。
 3.3安全重点和难点 
综合分析区间的设计、地质、水文、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关系,名~光区间的安全重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竖井口施工场地狭小,施工材料、机具集中在一起,使用用电不易管理。 
(2)竖井口的提升设备使用频繁,集中,是主要的危险源。
 (3)超浅埋段地面以下3米范围内管线密集。 
(6)隧道施工面长,最长边达334m,通风排尘、净化空气,给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很重要。 
(7)隧道内采用小型自卸农用车运输土方和材料,机动车行驶时应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